六百一十一章 青龙山保卫战(一)-《风卷长天》


    第(2/3)页

    一个老人怒斥道:“什么叫掺和,老年人就不能打仗吗?敌人攻进来,难道看到年老的就不杀啦?”

    军人陪笑道:“是是,我知道您老能打仗,威风不减当年。可是我不能违规呀,那是要坐牢的。王爷规定四十岁以上者不得入伍。您看,我也没有办法。来人,请老爷爷去礼部休息喝茶。下一个,下一个是谁?”

    站在兵部楼顶上的白天益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激荡人心的场景。心怀大慰,得民心这得天下啊。王爷的惠民之政,开花结果了。如此军心民心,何愁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

    白天益回望回望高架路入口,那里更是繁忙。从青龙城东边工厂区运出的大炮,在快速地装上铁板车。云风的发小之一,出身龙丹津的包力还嫌慢,大声呼喝着,“快,快呀。青南的战争快要开始了。”

    装好一趟蒸汽车之后,炮兵小队对正包力飞身跳上只有平板没有车厢的机车,大吼,“走!”

    呜!汽笛长鸣,蒸汽机车拉着一长溜装有大炮的平板轨道车向东飞驰。此时,保卫青龙山之战的第一声枪响,在青南城头打响。

    青龙山无路,层峦叠嶂,猛兽又多,军队想翻山越岭直逼龙丹津根本不可能。小路通行不便,又易于设伏,江阴军军不可能走。昝家要想攻击龙丹津,唯有拿下入山高架路的入口,南口镇,才可能通过高架路直达龙丹津。

    所以,青南守不守,其实无关紧要,只要确保南口不丢就行。

    但是为了给民众撤离争取时间,云战还是将他不足一千人的军队的大部分都布置在青南城头,阻击江阴大军。

    青南城头的天龙军只有六百人余人,城墙上两米左右趴伏一人,也只能拉开一千多米的战线。青南城南边的城墙,就有两千多米长,所以云战只能紧守城门左右八百多米长的一段,另外各派二十人在城头上架起连射枪械,面向东西两端。阻杀从远处攀上城墙的敌军。挡住了城门,就挡住了大道,敌军就不可能大量涌入。

    连射枪械,是根据天风心提供的图纸打造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连射成百上千的子弹形成弹雨,缺点是无法打造成灵器。不管使用者的功力多高,其真气或灵气都经不起如此快速的消耗。

    还有两三百人被云战派到南口镇的高架路入口,防止敌军小股部队绕过青南,抢占了高架路,堵截了他们的后路。

    城外,密密麻麻的昝家大军,潮水一般涌来。

    不需要再找什么理由或借口,双方都已做好准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日上三竿,昝军有人利用飞爪、长梯等器具,开始爬墙。他们没有使用攻城连弩,因为攻城连弩的射击距离不如天龙军的枪械。不等连弩架设好,肯定会遭到枪械密集的射击。于是,昝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欺负天龙军人少,用大量的人命来填。作为先锋的,都是昝家死士。

    “嘭”,云战率先开枪,有人应声而落,摔在城下。

    云战的枪声就是开战令,战争在这一刻正式爆发。瞬间,剧烈的枪声和爆炸声,喊杀声,响彻天际。

    还未走远的民众都静立路上,回望青南方向。默默祈祷天龙军大发神威,赶走来犯之敌。昝家应该感到悲哀,青南民众在一年前还是昝家臣民,现在却已经将天龙国当成了自己的国家,视昝家为入侵之敌。

    战前,天龙国不隐瞒任何消息,将可能的战争,和可能的结局,都告知了国民。拼死一战,或许可以维护大家来之不易的安宁和富足;畏战而降,一切都将返回从前。

    天龙国几乎所有人,都坚定地支持官府一战到底的决心,尤其是被强制解除奴籍的奴仆和原居民。昝军进攻天龙国,可能毁掉的不仅是天龙国,更是他们的新家,他们的福利,他们的新生,他们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的未来。为此,他们可以不惜一切,甚至包括生命。

    而迁移者或投奔者,虽然没那么狂热,却也坚定地服从官府,尽可能为战争出力。相较原来的生活,社会地位、物质条件等各种环境都大幅上升,生活质量比原来明显高出一头,再回到原来的境况,谁也不愿意。

    维持秩序的各级基层官吏,大声呼喝,让还没来得及撤上高架路的民众别观望,赶紧加快速度走,不要给保卫他们生命安全的天龙将士增添负担。

    忽然轰隆轰隆的轨道撞击声响起,一长溜轨道车疾驰而来。民众大声欢呼,援军到了。

    确实是援军,可是人数却不多,十架平板轨道车,拉着二十门大炮,炮兵只有六十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