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得知李瑄的战略后,李隆基心情大好,让李瑄陪他一起在沉香亭饮宴。 别人他不相信,但李隆基相信李瑄会帮他取下九曲、青海。 一袭宫装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召到沉香亭。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兴庆宫,不论歌舞饮宴,还是玩什么游戏,李隆基必然会带杨玉环,而且都只带杨玉环一人。 “七郎在江南,除了江南春,还写下什么诗,让朕观读一下。” 酒兴之时,李隆基当然要问李瑄。 “回长安的路上,臣想象江南的美好,写出一首词。如果圣人不嫌弃,就为圣人写下来。” 李瑄知道李隆基喜欢词,他本人就是盛唐少有的写词高手。 “来人,取纸笔!” 李隆基一听,兴趣更大。 纸笔在案前铺开,李瑄挥毫而作。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李瑄写下很短的一首小词。 他去江南是平定海贼,是杀豪强的。 当他回长安,回忆江南的时候,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仿佛李瑄是一个漫游者。 “妙哉!我观之,如身临江南春日中,我要亲自为此词填曲。” 看到精致美好的词,李隆基忍不住显露自己的才华。 他精通音律,创造包括《霓裳羽衣曲》在内的诸多名曲。 为一首词配曲,信手捏来。 “三郎曲成,妾身为琵琶奏。” 杨玉环也喜欢这首词。 灵感一来,李隆基仅用半个时辰,就为《忆江南》填曲。 杨玉环带着曲谱到她的专属房间,中,她十分聪慧有天赋,也只用半个时辰,就可以流畅弹奏曲子。 李隆基坐首座,李瑄坐下座,杨玉环款款而来。 “哗哗……” 杨玉环抱着雕满花纹的五弦琵琶坐下,玉指拨弄。 全程基本上都是用小弦弹奏,切切如私语。 曲调温婉,也不知道是李隆基的曲好,还有杨玉环的琵琶好。仿佛将人带去江南梦境,心旷神怡。 看着杨玉环微微闭眸,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神态气质合一,本就完美无瑕的容颜,此时更美。 一瞬间,也不知道是琵琶,还是容貌,令李瑄心醉。 短短的小词,李隆基列三重曲调,最后一重更缓慢温柔…… 虽已结束,却余音绕梁。 李隆基和李瑄一起鼓掌。 “七郎,你也可试着弹奏。”李隆基欣赏过后,对李瑄说。 “臣之琵琶未学多久,不敢卖弄。” 李瑄赶紧摇头道。 “今日娱乐,哪有那么多规矩?七郎年少,习文练武,音律差点也正常,没有人会取笑你!” 李隆基笑道,非让李瑄弹奏琵琶。 李瑄无奈,只能看着曲子,试弹忆江南。 本来弹奏的断断续续,不雅观。杨玉环忍不住对李瑄指点。 李瑄最终都不能连贯弹下来,但只要熟练后,就应该差不多了。 一直饮宴至晚,李隆基才放李瑄回去。 忆江南一曲,通过教坊很快会流传长安,乃至全国。 沉香亭前,李瑄作词,李隆基作曲,杨玉环琵琶演奏,让人津津乐道。 …… 次日,李瑄拜访王维。 “以为摩诘会觉得我是酷吏,对我敬而远之呢!” 在王维的家中,王维待李瑄如初,让李瑄揶揄道。 王维信佛,不喜杀。 “豪强做的事情,佛祖也不会饶恕。那些非议七郎的人,不过是找到嫉妒七郎的借口罢了,不必介怀。” 王维笑道。 佛祖亦有金刚之怒,吴令光海贼案,豪强与官吏勾结的行径,心怀正义的人都会不齿。 那些人只是看到李瑄将豪强杀得人头滚滚。 却看不到李瑄安置流民、佃户时的公平恰当。 选择性遗忘海贼吴令光在官吏、豪强的纵容下,杀死、玷污数以千计的平民百姓。 “摩诘之言,让我心安。” 这也是李瑄愿意与王维交往的原因,不仅幽默风趣,在大是大非上有自己的清晰判断。 “我要再去边塞,遗憾不能摩诘一起修习。” 李瑄又向王维说道。 “我猜一定是吐蕃,七郎可不甘平静。”王维向李瑄回答道。 “不错!” 李瑄点了点头。 “听闻七郎作战,必身先士卒。吐蕃人悍而有力,一直与大唐争胜,七郎八成是要为储帅,要克制住自己啊!” 王维和李适之一样,担心李瑄这样做,迟早会受伤。 他曾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判官,见过吐蕃与唐军在新城外的战斗。 那一时期,王维写下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可惜未能建立功业。 “丈夫怎会不爱惜自己!” 不论是谁劝说他不要“身先士卒”,李瑄立刻会用这句话搪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