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湟水城。 “安将军,据说你的家族非常擅长养马。” 八月初,在河西当小将的安重璋应召成为李瑄的押衙。 安重璋,就是历史上的李抱玉,因安史之乱立下功绩,被赐姓李。 他是安国栗特人。 擅长养马也是祖上传授下来的手艺。 “是的,我族中兄弟,一眼可以看出马的优劣,知晓什么样的马相配,能诞生良马。” 安重璋向李瑄回答道。 安重璋是汉化的栗特人,早在遥远的北魏时期,安重璋的先祖就从西域搬迁到中原。 他的祖父安兴贵在李世民时代,毛遂自荐坐镇凉州。 安重璋以为李瑄是看在他祖父面子上,才将他引为亲信。 “劳烦安将军将你的兄弟召至湟水,我举他们为官,在陇右养马。如果可培养出良马,使马匹数量增多,将来当个五品官是没问题的!” 李瑄想要会养马的人才,特别是现在让柳锡引进西域种马。 安家世代出名马,李瑄想试试他们的能力。 “谢李帅,末将这就书信召兄弟入湟水城。” 安重璋很高兴。他也希望兄弟能光荣。 大唐的马政,是“经国要政”,养马并非贬义词。 “举安将军为押衙,并非安将军的才能只限于此。待再有军使空缺,就由你去领军了。”李瑄看好安重璋的谋断,对他承诺,也是让他做好准备。 “末将必肝脑涂地,报答李帅知遇之恩。” 安重璋再拜,热泪盈眶。 他已经不惑之年,一生即将倏然而过。 在人生迷茫的时候,李瑄能赏识他,让安重璋感激涕零。 李瑄与安重璋谈论完后,让小吏为他准备住所。 节度使府衙事务还是很忙碌,就等李瑄所召的其他人入幕。 “将军,又有京畿游侠想请求您收为亲卫。” 薛错来府衙向李瑄禀告。 这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了。 自李瑄成为上将后,不断有游侠请求成为李瑄的亲卫。 因为跟着李瑄,穿着华丽的明光甲上战场,更能凸现游侠的个性。 “湟水城游侠聚集得差不多了,伱告诉那些京畿侠少,战场不是只凭借一腔热血,更不是靠拼刀剑。善骑善射,且能负两石米的游侠,可以成为我的亲卫,如果不能就赐酒让他们回家。当然,他们如果想加入军队,随时欢迎。” 李瑄向薛错吩咐一声。 他的亲卫不多,加上薛错和罗兴,只有十一个人。 别的节度使,亲卫动辄百人。 但李瑄选亲卫,第一就是敢死,第二就是有勇武,然后才是骑射。 所以李瑄经常将自己所得赏赐,转赏给亲卫。 成为李瑄的亲卫,不论生死,最起码家人衣食无忧。 京畿侠少,分为两种。 一种是长安每天春天“看花马”的游侠,这些游侠大多都是富贵人家,不乏王公子弟,他们嫖娼、赌博、斗殴,五毒俱全。与酒囊饭袋无异! 另一种是真正习武练剑的游侠,他们多是良家子,条件可以,但不富贵。他们仰慕古代的剧孟、郭解,行侠仗义,酒剑相伴,他们几乎贴切王维《少年行》中“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中的少年游侠。 但王维也描述过这样勇猛游侠的悲哀画面“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如果真有这样的勇猛游侠,李瑄会接收为亲卫。 只要斩敌数量足,拜为将军都可以。 薛错听李瑄的吩咐后,立刻来到节度使城外,将李瑄的话告诉来湟水城的游侠们。 这些游侠非常大胆,他们将剑用皮革包着,随身携带。 不过在这边郡,只要不亮兵器,官兵就不与他们计较。 游侠们辗转湟水城多日,每日都能看到李瑄带着甲骑,去节度使衙门,他们非常羨慕这些甲骑能与大英雄李瑄一起。 虽然李瑄会因为游侠不远千里来,赐酒给他们。 但游侠来湟水城,是为了当李瑄的亲卫,希望有朝一日和李将军再演绎一次“大雪满弓刀”的壮志豪情。 薛错的话说完,游侠们议论纷纷,有人喜有人忧。 喜的人都身怀绝技,他们自信能抓住李瑄给他们的机会。 忧的人对自己的气力不自信,或者不善射箭。 侠是一种精神,大多数游侠身材一般,不具备超强的勇力。 “李帅当年也有轻侠之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能了解诸位的心情。但战场非儿戏。李帅常率领我们冒矢石陷阵先登,于刀枪剑戟中驰骋,如果勇力不及,无疑会白白送出性命。这样的牺牲,无任何意义。” “没有选择上亲卫的游侠,请回家乡去吧,归途盘缠不够,将军会赠予。或者从军陇右,临洮军皆是骑兵,还有数百名额。” 薛错见众游侠表情后,扬声说了一句。 他家住长安万年,少年时也有这种思想倾向,所以很理解游侠们。 “好,在哪里试验,我一定成功!” 有一名自信的青年游侠喊了一声。 “城外骑兵校场上,有意者请随我来。” 薛错说着带人向城外走去。 许多游侠跟上,不论如何,都要尝试一番。 城中其他听到消息的游侠,也纷纷向城外马场聚集。 “李将军的亲卫是好差事,我也要去!” 一家酒肆里,一名身高六尺,俊朗挺秀的少年看到这种情况,燃起兴趣。 “郎君,您有大将军的推荐信,何必应良家子入募呢?” 这少年还带着一名奴仆。 “大丈夫倚父辈之威,不是让人耻笑吗?” 少年笑了一声。 他叫李晟,父亲是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 李钦早年也在陇右军任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