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准备一个时辰,李瑄下令出发。 奴隶大营中妇女、孩童一共一千余人,另外还是一百一十名汉人男子。 “将军,此营中的百姓,还承担放牧牦牛,足足有上千头牦牛,还有五六百只羊!” 高适过来向李瑄禀告,看这些牦牛和羊如何处理。 “我们接下来的行军速度,与步兵无异!将这些牦牛带上,由解救下来的男子和健壮的妇人一起驱赶行军。那些羊,全部杀死,放在牛背上,作为行军时的口粮。” 李瑄向高适吩咐。 这些汉人平时帮吐蕃人放牧,可以轻松驱赶牲畜。 “遵命!” 高适领命离去安排。 火牛阵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时机至,就有机会大胜。 “李帅是否要效仿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 李瑄抚摸着牦牛,突然向高适问道。 所以高适将心中的顾虑告诉李瑄。 还有,如果敌人散开,或者敌人是骑兵,火牛阵也很难显威。 李瑄要面对的敌军有限。 高适眼睛一亮。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看似出其不意,但是要经过大非川,那里吐蕃、吐谷浑部族众多,而且还能调九曲之兵,绝对是送死之路。 他们只有一条路,向北行走。 “南霁云,你率领二百骑兵为前锋,军中最善射者,都交给你,最优质的良马也为你使用。一旦有吐蕃士兵胆敢靠近,哪怕是吐蕃探马,立刻分骑追上射杀。” 全部出军营后,李瑄吩咐罗兴和薛错,把此奴隶大营烧了。 王玄策也有火牛阵破天竺象军的例子。 现青海一定被敌人围堵。李瑄担心在青海上大战,大家都沉入湖底。 从青海原路返回,李瑄也不想。 那些衣物,布匹,缴获的兵器,全部携带。 熊熊烈火冲天,烧毁这个悲伤的地方。 他已经给王难得军权,敌人真要敢北上,直接开战。 出发前,李瑄向南霁云下达军令。 同时,他也清楚火牛阵不是很好发挥。 在青海东面,有安人军、威戎军、白水军、临洮军、河源军,陈兵三万余。 吐蕃在遭受巨大损失后,能在河曲、青海一带用的兵不多。 一切准备好后,妇女、孩童们上马。 有此想法后,李瑄令人将奴隶大营中的油脂找出来,确保油脂足够。 “高书记,你觉得将牦牛的牛角上绑上兵刃如何?” “我们用牦牛,自然是只冲击围堵我们的吐蕃步兵。而且吐蕃肯定会伏在险要的山口,阵形绝对密集。在火牛冲击的时候,我们用骑兵对吐蕃步兵进行骑射,骚乱他们。虽然不一定能一锤定音,总归是更容易获得胜利!” 还有众多骑兵。 李瑄亲自动手,将孩童携至其母亲身旁。 至于追击的吐蕃骑兵,李瑄亲自解决! 唐军携带的是松树油脂,吐蕃奴隶大营中有许多动物油脂。 虽然牦牛被驯服,但脾气依然暴躁。 孩童在马上,必须由妇女照顾。 他看着健壮的牦牛,还有其巨大坚硬的尖角。 所陈诸军,绝对能阻碍九曲、青海南的吐蕃骑兵支援。 马的缰绳,由骑兵牵着。 李瑄想了想,来到牦牛的的圈中。 他在燕地许久,听说过火牛阵。 李瑄行军,自然携带有制作火把的油脂,可以用油脂与布混合,激怒牦牛。 李瑄当然没指望只靠火牛阵获胜。 连带着吐蕃士兵的尸体,也付之一炬。 所以只能向北。 如果敌军勇气足够,排兵布阵,用长枪抵住,“火牛”基本不可能冲过去。 “李帅,请允许末将所率的士兵,脱去铁甲,专为轻骑。” 南霁云向李瑄请命道。 明光甲虽然在铁甲中属于较为轻便,但再怎么说也有四十斤到五十斤的重量。 这对马速的影响很大。 许多溃兵在逃命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丟下兵器,而是将沉重的铠甲和头盔脱去。 南霁云能如此大胆,李瑄很欣慰。 在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支轻骑,在前方为他们处理障碍。 得到李瑄的允许后,南霁云率领自己的部队,将明光甲脱下。 他们甚至连兜鍪都不带,皆以蓬头,剑服,突鬓。 和胡人一个打扮。 除了南霁云外,士兵们都放弃长枪,只携两弓与横刀。 李瑄让亲卫李晟,加入南霁云的队伍为副。 李晟善射,关键时刻可以与南霁云分开各率。 李瑄又吩咐高适,一旦发生战斗,他负责在原地驻扎,把长枪刺入泥土中,将牛马栓在长枪上,围城一個圆。 辛云京率领三百骑,在这周围护卫。 岑参负责安抚这些妇女孩童。 李瑄殿后,遇到敌人左右士兵随李瑄一起冲锋。 伏俟城的吐蕃守军见唐军离开奴隶大营后,才敢派遣城中仅有的三百骑兵,出来探查。 见唐军仅仅一千多人,就想护卫以妇孺为主的奴隶离开,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又行了。 他们游走在唐军队伍的边缘,试图拖延李瑄。 “虽然我们行军速度缓慢,但不能容人窥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