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堡属于石堡城的附属戍堡,作为石堡城的最前沿。 实际上,它的存在与否,起不了什么重要意义,只是承担巡视的责任。 “轰隆隆!” 在唐军行进一天后,唐军大斗军的两千骑,先行至赤岭前。 长堡的探马第一时间发现大斗军骑。 但探马可不敢去阻挡唐军骑兵,只能将消息传达长堡守将。 长堡有三百名士兵,只能固守堡中。 他们不需要派人通知石堡城。 因为石堡城坐落在赤顶东部的制高点上,城池三面都是落差上百丈制高的断崖,只有一面的山坡小道可供出入,站在石堡城的城墙上,从东面和东北面进青海的两条山口尽收眼底。 东北面的山口有鹰山堡。 唐军攻破鹰山堡后,由于此山口许多地方较窄,会在山上设伏兵,摆放雷石滚木。 还有一个山口是在赤岭西面,那里有红岩堡,内驻扎五百吐蕃士兵,那个山口也比较窄。 其他的已经不能算山口了,只能称得上是“崎岖小道”,行人通过都费劲,更别说行军了。 东面的山口为入青海最宽阔的一条道路,也是唐军要固守的地方。 显然,石堡城的守军,一定也看到唐军两千骑奔来。 但石堡城守将悉诺罗还在观望,没有立刻点燃烽火,因为两千骑根本不可能奈何石堡城。 大斗军骑无视长堡而过,又从石堡城的山坡前冲过去。 他们带着李瑄的军令,要在鸡心谷进行一定的布置,防止被吐蕃抢占要地。 “唐军竟然在这个时候来赤岭东山口,他们想干什么?看样子最多两三千骑,我们在青海一带可是有千军万马。” 石堡城的守将悉诺罗皱眉看着,他一直犹豫要不要点燃烽火。 他知道此时赤岭一带戒备森严,唐军想要突袭根本不可能。 没多久,悉诺罗在城墙上又看到一队唐军而来。 这队唐军只有三四百人。 然后就在他们视线消失…… 因为石堡城上,看不到稍微靠山脚的长堡状况。 不一会儿,长堡位置,一股黄色的浓烟冲天而起…… “他们在攻击长堡!” 悉诺罗惊叫一声,原来这几百唐军的目标是长堡。 其他戍堡可没有石堡城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一旦被围攻,若没有支援,很快就会被攻破。 而且长堡还是一个无法丢雷石滚木的戍堡。 如石堡城,只需要往下山通道上丟雷石滚木,就可以砸死一大片。 “将军,要不要去救援?” 副将向悉诺罗问道。 “不能救!有可能是唐军引蛇出洞,等我们下去后,唐军的两千骑兵回头攻击我们。” 悉诺罗果断摇头。 “将军英明!” 副将一听有道理。 现赤岭另一边恩兰达扎路恭看到狼烟以后,会派遣人查探具体情况。 恩兰达扎路恭从回纥归来后,未回逻些城,一直受命在青海前线,防止李瑄不顾回纥阅兵,强行攻击。 天已入冬,但唐军迟迟不攻。 恩兰达扎路恭多次派遣探马想入唐境,却被巡逻的唐军骑兵绞杀。 唐军边境巡逻士卒密不透风,恩兰达扎路恭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赤岭另一面的恩兰达扎路恭听到汇报后,走出营帐。 他不确定是石堡城,还是石堡城前方的长堡。 如果是石堡城,一道烟柱,并不是危急的讯号,所以恩兰达扎路恭并未慌张。 吐蕃探马迅速入赤岭东山口…… 此次攻击长堡,由荔非守瑜亲自带队。 他麾下有一百名强弩手,一百名擅长射箭的弓手,还有一百名手持盾牌的重甲兵,一百名披明光甲的士兵。 到长堡所在的山下后,荔非守瑜吩咐将攻城梯组装好。 然后向山上而行。 长堡城墙高一丈五尺,长宽不过数十丈。 这個戍堡受山势影响,东面高,西面低。 这意味想攻击长堡的难度不大。 荔非守瑜看一遍地势后,觉得不需要从正面强攻。 而是令麾下借助登城梯,爬到地势高的地方,用弓箭向地势高的东面城墙,进行强弩压制。 那个山头距离东城墙大概百步,在强弩的射程范围内。 山头差不多可以站一百个弓弩手,荔非守瑜调配五十擘张弩,五十弓箭手。 弓箭手用于抛射。 一架登城梯的距离不够,唐军就用两面绑在一起,正好可以爬上山头。 铁甲步兵在一旁戒备。 此时,长堡的吐蕃守将已经脸色大变。 他们已经明白荔非守瑜的目的。 但苦于没有援军,长堡又只有三百士兵,总不能出城与唐军铁甲硬刚吧! 长堡守将只能让麾下顶着盾牌在东城,唐军步兵肯定会配合弓弩手从东面进攻。 “放箭!” 一切就绪后,荔非元礼下令弓弩手放箭。 他留一个心眼,怕吐蕃把所以兵力调到东城,所以又调五十名弓箭手,一百明光甲士在西城,佯装要从西城进攻。 长堡守将不得不分兵防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