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唐军阵形严密,哪怕是起伏的石丘,都布置重兵防御,非几日时间可攻破。” 没庐穷桑倭儿芒全程观察战斗,没看出哪里有明显的破绽。 “大论,看来我们要长时间,日夜不停的攻打了。以末将观察唐军营垒来看,等我们的援军全部到来后,保守估计要十天时间,末将相信铁刃城一定可以坚守十日以上。” 恩兰达扎路恭意识到鸡心谷唐军是难啃的骨头,而且吐谷浑的战斗力太差,必须是他们的精锐上阵杀敌,才能更快将唐军攻破。 “布置吧!立刻让我们的勇士猛攻,不要给唐军喘息的时间。” 没庐穷桑倭儿芒向恩兰达扎路恭下达命令。 他也没指望两三天时间就将唐军攻破。 仅仅半个时辰不到,更精锐的吐蕃步兵登场。 从步伐上,就能看出吐蕃士气更高昂。 吐蕃士兵还有弓箭手在大盾兵的掩护下前进。 甚至还出现五百余名弩兵。 他们手中拿的并非大唐的擘张弩。而是一种更加小巧的弩。 这是吐蕃自己研制,由于吐蕃缺少工匠,这样的弩在吐蕃并不多。 但此弩也有破甲能力,近距离可以撕裂唐军的鱼鳞甲。 恩兰达扎路恭知道,如果不动真格,就会像第一次进攻一样死伤惨重,又无法对唐军造成大量的死伤。 这一次,唐军与吐蕃作战的时候,没有如对战吐谷浑和党项一样舒服。 失去十来重鹿角阻隔,吐蕃步兵持长矛猛驰唐军阵形。 唐军依旧先以强弩、弓箭、床弩回击。 吐蕃在经受一轮打击以后,不顾坐在车上的悉弄参。 弓箭手抛射,强弩手射出强弩。 “噗嗤……” 毫无意外,悉弄参被吐蕃的流矢射中胸膛。 他瞪大双眸,死不瞑目。 虽然吐谷浑士兵痛恨国内贵族,但得知王子被吐蕃人射死以后,心中更难受。 当吐蕃士兵冲到唐军阵前时,吐蕃的弓箭手不敢再抛射,他们迅速在盾牌兵的掩护下,退出唐距离弓箭抛射的范围内。 吐蕃的精锐非吐谷浑之流可比,他们战斗起来像是慷慨赴死一样。 他们冒着唐军强弩,一队死尽,另一队递进,皆是在与唐军拼命。 双方你来我往,不断用长矛对攻。 直至夜,对唐军造成不小的死伤。 吐蕃的进攻在夜晚并没有停止,而是由新的士兵补上,不间断地向大唐进行攻击。 在没有鹿角,吐蕃又紧防唐军强弩的情况下,唐军造成的伤亡远没有之前多。 而且战线还稍往后退了一点。 “这样的战斗确实惨烈!” 李瑄一直在诸军阵中观察,不免感叹。 历史上唐军能阻挡吐蕃十几日,李瑄相信,这次鸡心谷唐军所承受的压力会比历史上小得多。 一日看下来,李瑄觉得鸡心谷六万唐军顶住不成问题。 他向高秀岩和安思顺交代一番后,悄悄得带着亲卫,趁夜色离开。 即便李瑄走了很远,战鼓声依然能传到耳中。 石堡城距离鸡心谷有一定距离,他们听不到鼓声,未察觉战场是距离他们三十多里外的鸡心谷。 …… 翌日,天一亮。 湟水南面,安人军一带,滚滚烟尘顺河而下。 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至中午时,李广琛、李朱师、辛云京、伏帝难率领的两万七千余骑到达唐、吐蕃边境。 吐蕃游弈的探马,看到唐军如此多骑兵后心惊胆战,立刻向驻扎在此地的守将禀告道。 “什么?三万骑兵?” 守将也立刻站起身,询问细节。 得知确确实实的三万骑,守将第一时间认为这是要突袭青海。 现赤岭东山口内,正在发生大战,守将本以为唐军在进攻石堡城,没有多余的兵力进攻青海。 现看来,唐军有预谋而来,想多点开花。 守将立刻向青海的统帅,那囊尚杰斯秀亭禀告,请求将青海的两万骑兵组织起来,拱卫青海的两万步兵。 这样绝对可以与唐军骑兵有一战之力。 那囊尚杰斯秀亭将此消息再上禀没庐穷桑倭儿芒,表示他能拖住,甚至击败唐军骑兵。 但不久后,新的消息让那囊尚杰斯秀亭面色大变。 有一名吐蕃游弈军将领率轻骑探查唐军具体动向的时候,看到庞大的骑兵队伍中,有一队骑兵向他奔出。 只有二百骑,每一个骑兵都佩戴鲜红的披风。 更让他惊恐的是这队伍十几面旌旗见,一面大纛立起。 唐军的三角兽旗大纛他们太熟悉了,而且周围的旌旗上有“李”和唐军代表官职的旗帜。 这不就是杀神李瑄吗? 那穿着明光甲,佩戴披风,看着十分拉风的,一定是伴随李瑄冲锋陷阵的亲卫。 吐蕃大将军没庐谐曲曾有数千骑护身,却被李瑄带着亲卫,取下头颅。 于是吐蕃游弈军的主将立刻带领麾下逃窜。 辛云京故意只追数里后停下。 但游弈军主将在心中庆幸,幸亏与李瑄距离远,不然他就死定了。 这则消息,立刻被游弈军将领告知吐蕃新秀将领那囊尚杰斯秀亭。 那囊尚杰斯秀亭的自信,也瞬间不在。 去年的时候,李瑄只带领一千多骑,就搅得吐蕃天翻地覆。 那时李瑄还携带众多“累赘”,现在可是携三万骑入境。 还是趁着吐蕃主力在东山口大战的时候入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