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沉香亭。 荷月已至,瑶芳清香。 李隆基和杨氏姐妹,于沉香亭前嬉戏。 用风罗纱制作的华丽衣裳,轻薄又透,酥胸半露,她们没有因为天热停止活泼,而是在花丛中与蝴蝶共舞。 李隆基这段时间被整的烦闷,现终于可以安逸一下。 一群人玩累了,去沉香亭的偏殿中玩游戏,偏殿的四面八方,都用银盆呈着冰块。 这些冰块时时会有宫女更换,冷气升腾,使炎热的夏天,似乎有雪花在身边飘飞,无比舒适。 “卢!卢!卢!” 在樗蒲游戏中,杨玉瑶不断呼卢,却总是大输。 “不玩了!” 杨玉瑶撒娇般的将樗蒲一推,她不玩了。 “哈哈……” 李隆基仰头一笑,他一直在赢,看到三姨的表情,他觉得很有意思。 “三郎,李七郎去年不是回长安了,天这么热,不是说夏天不打仗吗!” 杨玉瑶突然向李隆基说道,一年不见李瑄的英俊脸庞,她思念得很。 像杨钊那样,多没意思,她早就玩够了。长安的王公贵族,也多是虚有其表。那种纸醉金迷的奢靡,都没有李瑄的少年英雄气有感染力。 “七郎安边守土,还要兼采访使的职责,今年应该是回不来了。” 李隆基摇了摇头。 他本来前段时间想将李瑄召回来的,但李瑄因为墨离吐谷浑造反,敦煌大案等事情,一直劳心劳力。 又考虑到李瑄要全力备战吐蕃,所以暂未征召。 他又得到消息,吐蕃赞普要御驾亲征,倾尽全军之力,召内四部、所有附属,准备在青海与大唐决战。 在剑南,吐蕃以往一直与维川、安戎军的边军进行攻防战,双方你来我往。由于全是山地战斗,双方出兵不多,但战斗频率非常高。 半个月前,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汇报吐蕃已经退出维川、安戎军战线,进入防守态势。 这意味着什么李隆基自然清楚。 吐蕃很可能会从西川一带,抽调兵力,北上河陇。 李隆基心中想着令朔方、陇右,派遣一部分骑兵,支援河陇。 回纥被李瑄教训一顿后,已经不敢再南望。 一个月前,回纥叶护磨延啜来到长安后,献上两车黄金,一车玉石珠宝,一百匹极品良马。 这是李隆基自登基以来,收到最贵重的上贡之礼。 磨延啜带着骨力裴罗可汗的承诺,以后每年都为大唐上贡三千匹战马,五千头牛,三万只羊,十车貂皮,以表诚意。 李隆基对回纥的朝贡非常满意,认为回纥已经被他征服了,以后再也不敢冒犯。 遂让磨延啜返回。 由此,就算将朔方、河东的骑兵全调走,也不担心北方空虚。 再说,还有足够的步兵,可以守卫军城。 “三郎,朝堂上那么多大臣,怎么什么事情都让七郎做了呢!那些官吏们,都是沽名钓誉之徒,总是败坏三郎的名声!” 杨玉瑶缓缓向李隆基说道。 她认为正是这样,李瑄才没回到长安。 丝毫忘记自己已经举荐好几个“能臣”给李隆基。 “七郎确实是为我分忧的忠臣良将!” 提到李瑄,李隆基一脸满意。认为自己慧眼识金。 这几年,连李林甫都不让他省心,也只有李瑄令他顺意。 “三郎,你经常说九龄风度,我看七郎的风度更甚,妾身也读过文史,就算是古代,也找不到像七郎那样诗才无双,风度翩然,英雄豪气的人。我听说长安有关于七郎不好的传言,三郎可要好好辨别呀!” 杨玉环穿着薄纱裙来到偏殿的冰盆前,从冰盆内拿出一盘切好的西瓜。她又顺手将一小块冰块握在洁白如玉的手心中。 她说话的时候,眼里有光,嘴角含笑,但李隆基没有看到。 “哈哈,玉环多心,我会那么糊涂吗?” 李隆基再次一笑。 见杨玉环款款而来,李隆基伸手从盘中取出一片西瓜,内外都很舒坦。 “给我也来一片。” 杨玉瑶姐妹也各自拿一片。 而杨玉环没有吃,只是手心的寒冰在慢慢融化,直至成为液体…… 就位李隆基享受欢快惬意的时候,高力士急急忙忙进入偏殿中。 一般情况下,高力士是不会打扰李隆基的,除非有大事发生。 “力士,何事?” 李隆基见高力士神情严肃,皱眉问道。 他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上一次高力士这样,是开元二十九年,石堡城丢失的时候。 “太原令有奏折送至中书省,右相已经入宫,将奏折呈给老奴。请圣人出殿。” 高力士看了杨玉环和杨氏姐妹一眼后,小声地向李隆基说道。 “玉环,三位姨,你们继续玩,我出去一趟。” 当李隆基严肃起来的时候,杨玉瑶就不敢胡闹了。 她是一个聪明的人,知道分寸。李隆基若开心的时候,她怎么撒娇都没事,反而更吸引李隆基。 李隆基若严肃生气的时候,也只有杨玉环能安抚李隆基。 …… 出偏殿后,还未见李林甫,李隆基就问高力士:“力士,是怎么回事?” “启禀圣人,太原城外发现一具尸体,是太子的奴仆。据说太原令调查,此太子奴仆前几天一直在太原城,他出城的时候,突然被劫掠杀死。” 高力士将奏折的内容告诉李隆基。 “太子奴仆去太原干什么?” “什么?何有此事?” 李隆基刚自问一声,就反应过来。 因为他想起来王忠嗣也在太原。 作为政变起家的皇帝,他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 他看着神龙政变,武则天被张柬之赶下台,朝局变得震动。 他联合太平公主,率领五百死士,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韦氏党羽,扶他的父亲成为皇帝,而他成为太子。 他又一手策划先天政变,反杀太平公主,正式接管大唐的一切。 血色的权力,一直在他脑海挥之不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