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若真如你所说,此弩当为顶级。” 李瑄又看一遍强弩,而且还试着用脚拉弦。 觉得此弩结构虽简单,却比大唐的制式强弩擘张弩强大许多。 最主要的是可以利用腿部力量上弦,使此强弩能单兵使用。 威力更强大,不会比擘张弩慢多少。 如果此弩在百步击破铁甲,能让战场上弩兵的威力提升好几个层次。 李瑄的前世虽然理科很渣,但好歹从军多年,火药实验一下应该可以搞出来。 虽然现在钢铁不行,但最老式的火枪给几年时间,也有概率完成。 但李瑄绝对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以李隆基的德性,炸药问世后,他肯定会推广到全军,安禄山一定是第一个得到的。 安禄山得到炸药,那以后关东百姓就遭殃了。 这个人没底线,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至于火枪,李瑄天生神力,出火枪是授柄于人。 李瑄对付起来将更为麻烦。 即便是这样疑似领先百年的强弩,李瑄也不想让安禄山得到。 “大将军饶命,小人兴趣而为之,并非有意私藏强弩。” 壮汉不断地点头。 他只知道藏弩犯法,真不知道造强弩罪加一等。 他还以为造弩和藏弩罪责一样! 一般会制造强弩的,为官府的工匠,民间很少有这样的能力。 “律法如此,不可轻视。你叫什么名字?” 李瑄听到“兴趣为之”这几个字,也感触良多。 这個时代,就需要这样有兴趣的人出现,而非将这些梦想扼杀在摇篮中。 虽说壮汉的话是一面之词,但很容易去查证。 “小人公输青子。” 公输青子还想抓住一线生机,向李瑄回答道。 李将军是大官,是国公,只要李将军能求情,他一定可以从轻处罚。 “除了制造强弩,还会做什么?” 李瑄一听这个姓氏,就觉得他有遗传的基因在里面。 “小人开的商铺,以卖农具为生。” 公输青子不敢多说,怕罪过更大。 “按《唐律疏议》,私藏长矛、长槊等兵器,徒刑一年半,私藏弩一张,加两等。在此基础上,你私造强弩,再加一等。会是流放两千里的刑罚。念你有技艺才干,我会请奏圣人,将你流放至凉州,为凉州司兵下的编制工匠,为国家效力。如果能为大唐制造出好的强弩,辅助边军立下战功,不仅可免去你的罪责,还有重赏!” 李瑄向公输青子沉声说道,又转而向旁边的缉捕官吩咐:“将他带回长安县衙,将事情调查清楚后,等朝廷的命令吧!强弩你们先带走,测试一下强弩的射程和穿甲力,到时候一并告知我。” “谢大将军。” 公输青子连忙谢道,只要能保住一命,当工匠也行。 他的强弩已经得到多次试验,绝对能帮助军中。 以大将军的声望和信誉,必不会失言。 “我等会按照大将军的吩咐,待一切清晰后,将书文送至大将军的府上,由大将军观看。” 李瑄按照流程办事,缉捕官自然不会忤逆李瑄。 只是感叹公输青子运气好。 哪怕是奴仆,被贵人赏识,也有飞上枝头的机会。 公输青子如果搞的强弩真有那么厉害,必然被大将军重用。 大将军常在边境,判断力是不会错的。 公输青子被押送离开,李瑄带着李玉莹出西市。 他买的一车东西,全部送给李玉莹,让李玉莹欣喜不已。 李瑄释放的信息,在他身后已经传开。 商人逐利,连李瑄都亲自开口到凉州城贩卖商货的利润更大。 许多河北、淮南、江南、岭南、蜀地的商人,心思活络起来。 长安的竞争力太大,他们低价购买本地商货,到河西走廊最大的一个中转地贩卖,理论上确实能提高一些价格。 胡人少走两千里路,也甘愿用稍高一点的价格购买。 最关键的,凉州城一定要有大量的胡商,否则汉商货物砸到手里要血亏。 两千里路,是要花费大代价的。 当他们听说河西走廊在李瑄的治理下,胡商云集。成为到长安、洛阳胡人的必休息之地后,一些汉商开始筹备“河西行”。 更有胆大的汉商直接从长安熟人那里进货,前往河西。 这样利润虽不如从源头进货高,但重在效率。 归途路过长兴坊,李瑄竟然遇见王维,他和一名老者准备到长兴坊的酒肆饮酒。 李瑄归途的阵势,吸引他们。 被王维叫住后,李瑄让亲卫护送李玉莹和霜儿先回家,他下车准备与王维畅饮一番。 金吾卫在酒肆外,会影响酒肆的客人,但李瑄喝完酒后,会补偿酒肆。 “摩诘能在长安城酒肆饮酒,这种雅兴可不多。” 李瑄向王维微微一礼后,笑着说道。 “一位老友回来,故拜访一下,能在长兴坊遇到七郎,实属天意。” 王维回礼后,对李瑄介绍身旁的老者:“此为内教博士、宫廷供奉吴道玄,字道子。他的画技艺空前,我望尘莫及。” “弱冠之时就穷尽丹青之妙的吴道子,久仰大名……” 李瑄听到老者的身份后,目光一动。 要不是王维介绍,他还以为吴道子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吴道子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他穿着没有任何点缀的粗布袍,甚至连帽子都没戴,头发散乱有些邋遢,倒是颔下山羊胡修整得还不错。 虽然年迈,但吴道子身上有一种洒脱的气质,精气神很足。 “阳翟吴道玄拜见大夫!” 在李瑄话落,吴道子按照礼节向李瑄一拜。 “路上相逢即是缘,何必这种大礼。我也是有幸与先生相遇!” 李瑄立刻将吴道子扶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