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道子动笔了!” 又等待半刻钟,一名翰林学士小声开口一句。 所有人的目光又被吴道子吸引。 “唰唰唰……” 吴道子挥毫,在墙壁上勾勒起来。 每一笔,每一画,像是提前想过如何落笔一样,非常连贯。 中途没有停顿,一气呵成地在画山画水画物。 丹青妙手,不拘绳墨。 吴道子的画风继承了张僧繇的“疏体”一脉。正所谓“笔方一二,像已应焉”,一部分很快就画成,其惟妙惟肖,嘉陵江的山清水秀活灵活现,震惊在场的画师和精通笔墨的翰林学士。 李隆基作为满身艺术细胞的皇帝,也被吴道子的画风动容。 众皆密于盻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 这种独特的风格艺术,使吴道子绘画神速。 但其简洁的画风下,内容又非常丰富。 三百里嘉陵江一步一景,景景各异,景景皆妙,吴道子无不一一画出来。 只见山清水秀、翠竹欲滴,滔滔江水在响在流,竹筏小舟顺流而下;白帆点点、渔歌互答、川江号子,充盈于耳,楼台亭阁、村落百姓、仕女人物、历历在目…… 包括李瑄和李隆基在内,从之前的动容,变得目瞪口呆。 李林甫脸色也逐渐阴沉下来。 这吴道子,难道真有神仙相助? 是李瑄邪乎? 还是吴道子邪乎? 正午时分,李隆基都看饿了。 他让宫人准备美食珍馐,于大殿宫大臣们食用,还特意呈在吴道子面前。 但吴道子对美食视若罔闻,他似乎一点都不被形象,继续挥毫,不断前进,扩延山水,填充景物,使整幅画卷饱满。 从不到辰时开始绘画,至太阳落山。 “掌灯!” 李隆基看大同殿像要幽暗,立刻令宫人保证大同殿的明亮。 吴道子用自己的画工,让李隆基亲身体验一次嘉陵江山水。 他忘乎所以,一天时间都在大殿上,看吴道子缔造山水美景。 直到亥时两刻,吴道子最后一笔勾勒,正好将所有预留的墙壁用完。 整个过程,吴道子滴水未进。 嘉陵江三百里山水,全部映入眼帘。 李隆基带着大臣和画师们上前,看着灯烛映衬下波澜壮阔的秀丽山水,皆惊叹不已。 “神迹……” 一个叫李昭道的画师看到,赞不绝口。 李思训是他的父亲,由于李思训当过右武卫大将军,所以李思训被称呼为“李大将军”。 李昭道同样擅长山水,他们都是宗室,为辨别父子二人,李昭道被称为“小李将军”。李思训又被称为“大李将军”。 按理说承认已经逝去数十年的父亲,不如别人是不敬的事情。 但这一刻李昭道心服口服。 吴道子日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注定名垂青史。而他父亲李思训之前同样画的嘉陵江山水,注定沦为陪衬。 “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李隆基观摩数遍,抚掌大赞。 李思训好歹是国公,他的儿子又在旁,李隆基没有伤人心,表明与李思训所作各有千秋。 实际上谁输谁胜,一目了然。 眼下最为难受者,要属李林甫了。 李瑄猜对了,吴道子竟然真画成了,如有神助一样。 一想到要抄《出师表》赠予李瑄,他心里就无比难受。 他再次成长安的笑柄! 可以想而知,首席宰相,要为一个节度使抄袭《出师表》,这节度使还带着诸葛亮剑。 这不是告诉世人,他要被李瑄压一头吗? 李林甫都要怀疑人生了,他感觉自己又踩到李瑄套上了。 “既然上天让我李林甫富贵,为何还要再生出李瑄来打击我!” 李林甫在心中呐喊。 他虽然没有抬头,但他感觉到许多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嘲笑之剑,似乎已经没入他的肉中。 “十郎,你与七郎的赌约已输,可要履行承诺啊!” 李隆基提醒李林甫一声。 在场可能只有李瑄一人看出吴道子能一天画完嘉陵江山水。 李隆基觉得这是李瑄眼光独到,李林甫输得不冤。 “臣遵旨!” 李林甫拱手回道,他心中难受到极点。他很想抽自己一巴掌。 以后关于李瑄的事情,他再也不多事了。 “臣已完成,谢圣人给臣画于大同殿的机会!” 吴道子喝了几口水,缓过来劲后,才向李隆基投笔谢恩。 “道子画功,天下第一。用一天就将嘉陵江山水跃然于墙壁上,让我大开眼界,道子辛苦了。特赏绫罗二百匹,金器十件。” 李隆基一高兴,不会吝啬赏赐。 “臣拜谢圣人!” 吴道子只能接下。 他知道想离开长安,和年少时一样纵游东都是不可能了。 多说了只会触怒圣人。 便将那句话压制在心底。 他没有因为这些赏赐而高兴,只想再如昨日一样,一醉方休。 夜已深,李隆基令宦官持敕令,打开诸坊门,让大臣、画师们归家。 大臣们离开兴庆宫后,终于憋不住,捧腹大笑。 李林甫的表情,他们全程看在眼里。 大部分大臣都确定,李林甫这老贼真老了,斗不过李瑄这小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