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玉瑶向杨国忠分析道。 提到裴宽的时候,她也是咬牙切齿。 有一次,裴敦复的部下犯法,想要兼任刑部尚书的裴宽网开一面,裴宽虽然和裴敦复同为闻喜裴氏,但法不容情,拒绝了裴敦复。 裴敦复因此怨恨,贿赂三百金给杨玉瑶,希望杨玉瑶能在圣人面前中伤裴宽。 她高估了自己。 虽然她让裴宽很狼狈,但李隆基并没有罢裴宽宰相的职位。 所以每当杨氏的事情,裴宽都会支持李瑄。算是对杨玉瑶的回击。 “这一年来,我察言观色,发现李林甫逐渐失宠,圣人也不再听信李林甫了。我已经有计策,必定可以将李林甫拉下马。” 杨国忠准备挑软柿子捏。 李林甫从没有辜负杨国忠,一度为他说话,还打算提拔他。 谁知在关键时刻,杨国忠背叛李林甫。 忘恩负义的人,会反过来憎恨自己的恩人,把恩人弄死,才会心安理得。 杨国忠此时就是这种心态。 “什么样的计策,说来听听?” 杨玉瑶眼睛一亮,追问道。 “这是朔方黄河南部突厥奉信王的信件……” 杨国忠没有隐瞒杨玉瑶。 说着,他掏出一份信件,显然谋划已久。 杨玉瑶立刻抢过信件观看,杨锜、秦国夫人、韩国夫人也凑上前。 信件是奉信王阿布思写给李林甫的,其上的意思非常模糊。 但能看出李林甫与阿布思有结交。 阿布思是投靠大唐的突厥首领中最大的一支,麾下兵马众多。 李林甫谨小慎微,是不可能结交阿布思的。 这是杨国忠伪造的信件! 对于急躁的李隆基来说,伪造就够了。 因为这是哥舒翰为他献上的计策,哥舒翰还愿意为他作旁证。 掌管河西兵马的哥舒翰曾经是李瑄的部下。 杨国忠也不知道哥舒翰为何会与他亲近。 他怀疑是李瑄授意哥舒翰这样,准备弄死李林甫。 他可不管这些,只要能干掉李林甫,他成为宰相就行。 “如果李林甫罢相,李七郎岂不成了首席宰相?” 杨玉瑶不甘心地说道。 “李七郎现在就是首席宰相!他就算升任成右相,又有什么关系呢?主要是宰相的席位空缺,我们杨氏就有机会了。” 杨国忠不以为然地说道。 可以说右相是百官之首,但在权力方面,李瑄才是首席宰相。 这种观念,现在人可能拗不过来,但几年后,朝野都会这么认为。 因为李瑄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体系,胁迫了右相。 就像唐初的尚书左仆射为首席宰相。 现在尚书左仆射只是闲职而已,由大臣兼任。 “能成功吗?” 秦国夫人担忧地问。 杨国忠和李林甫有仇,但杨氏没有,相反,李林甫还很尊重杨氏。 “一定可以!趁着哥舒翰回京述职,我明日就将信件呈给圣人。早早成为宰相,对抗李七郎。” 杨国忠笃定道。 看李瑄天天八面威风,他羡慕嫉妒恨。 他在李瑄面前卑躬屈膝,就是为了有一天将李瑄压制。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则五鼎烹。 为达成目的,杨国忠不择手段。 “那兄长怎么办?他还在李瑄手中!” 绕了半天,他们又回到这个话题上。 “看李瑄怎么下定论了。现在我们只能再求求贵妃,求求圣人。” 杨国忠没有大权在握,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需要等待李瑄的动作后再决定。 不过杨国忠认为,圣人不会让李瑄治罪杨铦。 …… 事关重大,李瑄亲自坐镇御史台,对杨锐进行审讯。 和李瑄所料的一样,杨锐并不是一个硬骨头,被抽了几鞭子后,立刻老实交代。 他确实贿赂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给杨铦。 李瑄得到通报后,并没有放过杨锐。 因为杨锐贪墨军户抚恤,并致残军户的行径太恶劣了。 他下令笞杨锐五十下。 必要将杨锐打得皮开肉绽,让他为所做的错误忏悔。 但正是因此次刑罚,又让李瑄得到一些信息。 杨锐忍不住笞刑,才打了十几下,就将“我招”挂在嘴边。 杜甫继续审讯,牵连出其他。 原来杨锐还为原上洛郡太守牵线搭桥,使原上洛太守认识杨铦,赠予三百金。 这些黄金,自然是勾结龙沙河金矿的官吏,中饱私囊而来。 上洛太守赠予杨铦三百金,不代表他只贪墨三百金,这案子再次升级。 杜甫让杨锐在证状上画押,按照承诺,不再笞杨锐。 李瑄看到状纸的内容后,立刻下令逮捕在长安等候调查的原上洛太守。 同时,李瑄传令新任上洛太守王昌龄,逮捕龙沙河金矿官吏,搜索原太守的府邸、庄园,以得确凿的证据。 等全部罪状拿到手,再将此案向李隆基上禀。 …… 翌日。 杨国忠和哥舒翰一起去求见李隆基。 他们将伪造的状纸呈给李隆基,说这是他们截获的信件,不敢大意,故向圣人禀告。 李隆基乍一看,只是李林甫与阿布思的书面往来。 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宰相私下结交胡人部落首领,是一种僭越。 李隆基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情。 更何况还有哥舒翰做旁证。 生气的李隆基将李林甫叫过来。 “拜见圣人!” 李林甫慢步到李隆基面前后,躬身拜道。 他不知李隆基为何突然召见他,已经很久没这样的事情了。 看到杨国忠在李隆基旁边笑里藏刀,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自天宝以来,韦坚、杨璹、杨慎矜、杨国忠、吉温等,等先后背叛他,并在他背后捅一刀。 他至今没弄明白是什么原因。 李林甫与李隆基相差两岁,但看两人的精气神,说他们差十岁也有人信。 政治上的失意,让李林甫衰老更快。 “看看这是什么?” 李隆基把“阿布思”的信件扔到李林甫的脸上,并斥道:“右相好大的胆子!” 李林甫见李隆基发怒,心中咯噔一跳,他知道事情出在这封信件上。 他只能捡起信件,颤颤巍巍地打开观看。 只有看到信件的内容,他才有机会辩解。 不过白纸黑字的信息,让李林甫面色惊惧。 突厥首领阿布思写给他的信件,他和阿布思并无交集啊? 这是陷害他结交边地胡人骑兵。 他第一时间想得是,阿布思与杨国忠勾结起来陷害他。 并没有怀疑此信件的真假。 这一切都在杨国忠的意料之中。 “圣人明鉴,阿布思污蔑臣,请召阿布思回来,臣与他对质。” 现在李林甫只能跪地向李隆基请求道。 “圣人,臣早说过了,右相会说自己被污蔑……” 杨国忠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不过是正常的书信,右相这么急干嘛?凭阿布思的数千骑兵,还想突破朔方军,来到渭水吗?” 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话,沉声说道。 自始至终,他没把阿布思这个部落酋长放在眼里,他只是对李林甫结交阿布思无比失望。 “老臣侍奉圣人二十载,一向兢兢业业,心中唯有圣人。不敢有其他心思,还望圣人明察!” 李林甫继续向李隆基磕头道,砰砰得响!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自己失去圣人的宠信。 他了解李隆基,如果是以前,这种消息李隆基根本不会相信。 杨国忠能利用阿布思陷害李瑄和安禄山吗?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李林甫只能通过苦肉计,让李隆基动恻隐之心。 “罢了!你先回去吧,以后不要与阿布思来往了。” 李隆基回想李林甫的二十年,一起有很多快乐。 当时的李林甫俊美又意气风发,现在满头华发。 再看李林甫一直用头碰着青石砖,苦苦哀求。 他于心不忍! 决定放李林甫一马。 “谢圣人!谢圣人!” 李林甫没有再辩,决定先退出兴庆宫,等圣人冷静一下,再调查阿布思的事情。 这一幕把杨钊气得牙痒痒。 他没料到老匹夫用苦肉计,让圣人不再追究这件事情。 杨国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林甫一步一晃地离开。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