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咴咴……” 大食的千军万马在阿杜的命令下,直接冲入大唐的营垒。 战马矫健,有的可载人跨越较低低栅栏。 大食骑兵必须突破南下的营垒,使他们的步兵能够脱离。 而唐军的刀阵和重甲,是大食最大的障碍。 他们可以从边沿绕过去,但他们不能保证高坡山谷中,有其他威胁。 毕竟南部营寨有三万安西诸国联军的步兵和骑兵。 “勇士们,让唐军看看我们呼罗珊人的利害,主会赋予我们力量,生则得到富贵,死则带来芳香。” 一名大食将领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冲向大唐的陌刀阵。 他很幸运,唐军阵形中射出的弩箭,并未射中他。 他手持弯刀,在夜中猛驰,随时准备挥舞。 弯刀背宽,刃轻盈,挥舞起来非常科学,适合快速劈砍,是大食骑兵的主要武器之一。 他们会在猛驰之中,将敌人的脑袋砍下来。 这名大食将领虽在雪夜中无法看透大唐的铠甲薄弱处,但他的目标是唐军的脑袋。 因为唐军唐军的陌刀并没有呈防御姿态,看起来没有巨盾大枪难冲。 临近,大食将领就欲挥弯刀! 很不巧,他的对手是李嗣业。 李嗣业身长七尺,着两重铠甲,手持大号陌刀,如铁塔一样立于雪中。 面对向他袭来的大食骑兵,他眼神凌厉。 和张兴一样,李嗣业逢战立于陌刀手的最前方。 大食将领在准备挥刀的时候。 李嗣业率先挥动他更长更大的巨刃。 “噗嗤!” 陌刀在黑夜中划出白芒,仿佛把整个雪夜劈碎。 最终落在马颈上,战马连惨叫都未发出,热血喷洒。 而大食将领还未将弯刀砍下,身体倾斜从马上跌落。 “噗嗤!” 此将领未着脖护,紧接着被李嗣业一刀砍下脑袋。 “杀唐军,主保佑!” 呼罗珊骑兵并没有因先头骑将的死亡而慌乱。 他们前方的士兵,抱着必死之志,试图用他们的性命,打乱唐军的陌刀阵型。 正如阵亡大食的将领所说,他们大食勇敢战死的男子,身后的泥土,会散发出芳香。 “噗嗤!噗嗤!” 大唐其他陌刀手先是用陌刀顶住大食的战马,使其无法冲撞,然后再杀敌。 大部分陌刀手做不到李嗣业那样眼疾手快。 一刀刀落下,血流漂橹,先头百骑,无不折戟。 大食骑兵认为这只是不可避免的牺牲,未意识到陌刀军的强大,更多的大食骑兵挥刀冲入陌刀阵中。 陌刀手与陌刀手之间的缝隙很大,足够一马驰骋。 由于大食的甲骑具装不多,很难直接冲撞唐军陌刀手的身躯。 更多大食骑兵从缝隙中穿插而过,然后收割唐军步兵。 他们注定会为自己的行径后悔。 不论是安西陌刀,还是河陇陌刀,都以小队分布,握紧陌刀劈砍。 即便有些陌刀手被撞倒,旁边的陌刀手会补全阵型,用陌刀斩马斩人。 仅仅一波冲击,伴随着人喊马嘶,数以百计的大食骑兵成为大唐陌刀手的刀下亡魂。 安西陌刀的作用也凸显出来,进攻他们的大食骑兵中,有一批人马俱甲的铁骑。 最前方的陌刀士兵,用陌刀顶住前进的路。 “嘭!” 只听一声巨响,一名手持大棒的士兵,用大棒的顶端,砸中手持长矛的大食重甲骑兵胸口。 这名大食重甲骑兵,瞬间从马上掉落,口吐鲜血。 安西陌刀营中的大棒兵,手持的并非木棒,而是顶端类似于锤子的铁钝器。 大棒兵专门用以克制敌人的重甲步兵和重甲骑兵。 如法炮制,大食重甲骑兵虽然冲倒一些唐军士兵,但在唐军的配合下,他们损伤更大。 大食骑兵的冲击速度,也因此变慢。 安西陌刀营中的大斧兵也有发挥空间。 他们砍马腿,砍马身,等大食骑兵落马以后,用大斧取其性命。 大食骑兵的弯刀和长矛没少攻击到大唐的陌刀军。 但大唐的陌刀军穿重甲,戴兜鍪,有脖护。 大食骑兵想用弯刀和长矛造成杀伤很难,只有冲撞。 特别是河陇陌刀手,他们不仅有护面,还有内甲。 即便被冲撞,也能靠特制的内甲缓冲,重新站起来作战。 当大食骑兵的冲击速度变缓以后,李嗣业等陌刀将终于放开手脚。 他持陌刀踏前,一挥而下,敌人喋血,前无坚对。 “将士们,冲,立功!杀敌!” 虽然喊杀冲天,但李嗣业的声音依旧是最嘹亮的一个。 他的声音感染许多安西陌刀手,他们迅速凝结。 后方陌刀手踏前,使阵型更密集。 整个队伍如墙列进! “噗嗤!” 李嗣业更能发挥自己的骁勇,他见一大食马因畏惧停下,大吼竖劈。 大气磅礴的一刀猛落,敌人连人带马,被李嗣业劈成两半。 “铛!” 李嗣业在军中最前,难免被敌人刺中,但他披双重甲,还有内甲。等闲不可将他的防御刺穿。 “噗嗤!” 李嗣业反手一刀,那用长矛刺他的大食骑兵瞬间被拦腰斩断。 这种惨烈的杀戮,终于让周围的大食骑兵气索。 安西陌刀队的另一名陌刀将田珍。也是使用陌刀的好手。 他虽然没有李嗣业的勇猛,但用陌刀非常灵活。 他一般不斩马,陌刀翻飞间,总能将马上的大食骑兵斩落。 张兴更不用说,他身经百战,陌刀技术早已炉火纯青。 而且张兴麾下的陌刀手训练更精锐,几番砍杀,大食骑兵皆披靡。 有的大食骑兵不敢突入这刀山,在雪夜中向两边迂回。 当然,他们不是畏惧,试图寻找道路,迂回到唐军陌刀手的背后和侧翼,尝试其他方向围攻。 但他们应该知道,安西诸国联军,还有两万步兵,一万骑兵。 大食骑兵想要绕道的时候,陌刀军左右翼的帐篷后面,各出现一万安西诸国的步兵。 这些都是由西域三十六国组成。 “西域三十六国”,并非只有三十六个国家,而是汉唐对西域的一种称呼,也指国家众多。 整整七十六个部落、国家,被李瑄调度。 包括突骑施诸部和之前高仙芝征伐是小勃律,以及历史上由封常清平定的大勃律。 吐蕃败落,改为封号赞普,大唐不可能再容忍大勃律投靠吐蕃。 大勃律王也很识趣,趁着玛祥·仲巴杰争权夺利的时候,驱逐吐蕃所剩无几的军队,向大唐递上臣表,请求封号。 玛祥·仲巴杰对此无可奈何。 他心里清楚,如果大勃律王不主动臣服大唐,大唐不仅会攻击大勃律,还会借机找吐蕃晦气。 已经败成这样,吐蕃没有力量将触手伸向西域。 安西有些国家非常小,但李瑄需要的是态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