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颜真卿还想说什么,却被李瑄打断:“清臣,最近我新研究一种字体,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你是书法大家,还请你品鉴一下。” 李瑄一招手,裴璎拿着一幅字来到李瑄面前。 在众人大惑不解的时候,李瑄将这幅字递给颜真卿。 颜真卿迟疑一下,伸手接过李瑄的字,并在众人的目光下,将书卷缓缓展开。 映入眼帘的是与众不同的字。 细瘦的笔画线条流畅,看起来如苍松一样挺拔,结构紧密而不失舒展,令人眼前一亮。 众僚属第一眼看上去是秀美洒脱,但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精心构思,一丝不苟。 这种极具个性的书法,颜真卿、王昌龄等人第一次看到。 李瑄写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瘦金体。 他前世的大学是古文历史,自然多次见过瘦金体。 由于不知道瘦金体的具体笔画,李瑄从十年前开始,就开始试着构思属于自己的瘦金体笔画。 勤学苦练,又有颜真卿这种的书法大师指点,李瑄的书法早已出类拔萃,他尤精楷书。 当瘦金体的常用字逐渐被李瑄构思完成后,才有今日书法中的瘦劲神韵。 一时震惊众人。 瘦金体在后世评价两极分化,因为不符合宋代以后的一部分文人审美。而且非常难模仿。 但盛唐是飞扬的时代,审美独特,由李瑄写出的瘦金体,让颜真卿、岑参等人惊叹不已。 当然,在这个时候,李瑄可不是为了秀他的书法。 众人沉浸书法以后,忽然看到书法的内容。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比瘦金体还要惊艳。 从哲人追求,到关心百姓,再到文学传承。 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格局。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关怀天下,有境界的圣人。 这一刻,他们仿佛又想起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李瑄。 也验证李瑄的至高理念。 君主无道,就将他推翻,铲除奸佞,还天下太平。 而李瑄的境界明显比他们更高,所以要进行“兵谏”。 至于兵谏以后的形势,自然是李瑄的舞台。 他们当效力李瑄,殊途同归,开万世之太平。 不可否认,这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在后世人们付出没有回报,怨气大的时候还会排斥这样的空话。 但在这个时代提出,由李瑄提出,富有进取精神。 也容易煽动追随者的情绪。 一旦李瑄完成壮举! 那这四句话便会变得神圣。 “清臣,我的字怎么样?” 李瑄不问内容,反问瘦金体如何。 “棱角分明,笔力遒劲。好字,这是什么字?” 颜真卿在脑海里回想着这四句话的同时,向李瑄询问道。 “我自称为天骨鹤体。” 李瑄向颜真卿回答道。 “字体如仙鹤的羽毛,天骨遒美,应其名称。此等生机,当流传于万世。” 颜真卿一语双关,向李瑄长揖一礼,看了李瑄的四句话后,不再提辞官的事情。 这一礼,使他折服李瑄。 相信李瑄能为万世开太平。 他终于明白,李瑄没有悬崖勒马的机会了,踏上不归路,只有一条道走下去。 由他们这些人全力辅佐,完成拯救苍生,挽大唐于危难的壮举。 “我等愿意倾尽全力助大都护铲除奸佞,匡扶山河。” 王昌龄、岑参其他僚属也纷纷表态。 “波斯的粮草,已经快到达龟兹。建立更多粮仓,储存粮食。全力打造备用盔甲、武器。” “安禄山以为我已经远征大食,在里海之上,他今年一定会造反。” “圣人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也只有我们能站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李瑄的话还是模棱两可。 真正的计划如何,只有他最清楚。 随后,李瑄让颜真卿和颜季明、颜泉明一起,去北庭都护府劝说颜杲卿,让他帮助李瑄成就大事。 有兄弟、儿子的劝说,再加上李瑄的提拔,李瑄认为能使颜杲卿加入清君侧。 李瑄和安禄山有本质上的区别。 实在不行,李瑄就暂时罢免颜杲卿的官职,将他带到龟兹。 颜杲卿在西域是没有兵权的,更无法招募乡勇。 北庭都护府也全是李瑄的兵马。 李瑄又召封常清从柘枝城回来,让鲁炅暂代封常清之事。 等出兵的时候,封常清可当一路大将,统领千军万马。 封常清虽在历史上对大唐忠心耿耿,但他的思想已在向李瑄靠近,被李瑄潜移默化。 另外,封常清从小跟随外祖父来到西域,在龟兹长大,受西域风俗人情所影响。 历史上李隆基对封常清提拔,使封常清满怀感激。但这一世没出现这种情况。 或许李隆基已经忘了封常清这个名字。 从封常清投靠高仙芝时就能看出他渴望功名利禄。 这些,李瑄都能给他。 颜真卿、王昌龄等人的归心,对李瑄来说非常重要。 许多事情都可以摆在明面,大张旗鼓进行。 与凉州城的经贸往来,李瑄也不再贪污,全部交给安西都护府调配钱财。 藏在碎叶镇的金银珠宝、金币、银币,不断地往龟兹运输。 一个个粮仓在城外拔地而起,安西各个牧场上的牛羊越来越多,强大的神臂弩送到诸军之中…… 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瑄处理军政,积累军资,器械的同时,等待东北的鼓声响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