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隆基竟然没有生气。 他也非常后悔,但现追悔莫及。 担心不能及时入剑南。没休息多久,队伍继续出发。 半夜,队伍到达金城县(今兴平县),这里的县令也已逃跑,好金城县粮仓有一些粮食,让禁军勉强吃半饱。 在这天夜晚,李亨与亲信他的官吏、亲人,在四百禁军的掩护下,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北上灵武郡。 沿途遇到许多从长安来的官吏,这些官吏都愿意跟随李亨前往灵武。 到达金城县北面的土坡时,李亨站在星夜之下停车望向李隆基的方向。 十八年太子生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一刻,他张开双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虽然东狼西虎,局势糜烂,但褪去枷锁的李亨,有天高任鸟飞的志向。 他相信自己能力挽狂澜! 李亨的儿子李俶也在帮助父亲谋划,如何才能打败李贼、安贼,重新建立盛世。 …… 南逃队伍中,李隆基和杨贵妃能住进金城县的驿站,王公贵族有马车能休息。 而大多数士卒和宫人只能互相枕着对方的身体和衣而睡,抱团取暖。 刚下过雨,地野潮湿,许多人风寒。 养尊处优的人忍饥挨饿奔跑一天太累了。 没有人在意李亨已经离开。 “你说什么?太子昨夜离开队伍,为何不去阻止?” 一大早,李隆基得到陈玄礼的汇报后,向他责怪道。 即便这个时候,李隆基也对李亨有一种掌控欲。 “太子说要去河朔收拢兵马,夺回长安。到时候会亲自到蜀地迎接圣人回京,臣见昨夜圣人好不容易睡下,不忍打扰。” 陈玄礼向李隆基搪塞道。 在出逃长安前的两个晚上,李隆基几乎没合眼。 颠簸一天,李隆基身体强行休眠,一到驿站,他就倒头睡去。 “罢了,让他离开吧!分开也好,李贼追击将至,想去蜀地并不容易。” 李隆基大臣们默不作声,知道势不可挽回。 他自然能看出陈玄礼在包庇太子。 他不好去说掌握兵权的陈玄礼。 唯一担心的是李亨会做出出格的举动,脱离他的掌控。 吩咐过后,李隆基下令继续行进。 不久后,队伍中又有不少官吏偷偷离开,有的直接北上去寻找李亨。有的不知去向。 李隆基派出去的探马,一去不复回。 禁军都是京兆子弟,让他们蜀地,并不心甘情愿。 以至于李隆基只能按照路线走,得到的消息越来越少。 …… 长安城,时间回到前一天。 四月初九的时候,李隆基让监礼官传令,初十上朝。 大明宫在长安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虽有夹道连接长安。 但实际上大明宫发生的事情,长安无法得知。 日落以后,长安城门合上,清晨打开。 暮鼓声响,坊门皆闭。 天还未亮,长安城中的文武百官就起早上朝。 兴庆宫门口,还能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 仪仗队的羽林郎整整齐齐地站着,等待百官,进行朝礼。 “今日宰相怎么未参加朝礼?” 已经参加完朝礼,到达兴庆殿的时候,房琯皱眉说道。 今日他感觉好不对劲。 不仅仅是杨国忠,陈希烈。还有一些比较得宠的王公大臣也没有来。 “这是怎么回事?” 张垍也在大殿中来回踱步,他是李隆基的女婿,竟没听到一点风声,傻傻地跑来参加朝会。 “时辰已到,为什么还不上朝?” 新上任的京兆尹兼西京留守崔光远从座位上起身。 李隆基说要准备御驾亲征,给他一个西京留守。 崔光远到现在还是懵逼状态,他有自知之明,他不是宠臣,竟然把留守的位置交给他。 “诸位,再等等吧!” 裴遵庆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听说李瑄的轻骑已经到京兆地区。” “这我清楚!” “还有,潼关失守了。” “当真?” 还有大臣在朝堂上窃窃私语。 越来越多大臣不淡定。 “圣人去哪了?” 又过半个时辰,张均抓住监礼官询问道。 “圣人……昨日去大明宫就没再回来。” 监礼官唯唯诺诺地说道。 一众文武大臣离开兴庆宫,向大明宫而去。 当他们打开大明宫的宫门后,无数宫人乱哄哄地出逃,内外宫中,皆乱作一团。 尖叫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 “圣人去哪了?” 房琯抓住一名宦官询问道。 “我等不知,我们一觉醒来,上司皆不见了。” 这名宦官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整个大明宫都想知道圣人在何方? “我知道,据说潼关失守,圣人于拂晓之际,带领皇子公主等前往剑南。” 纸包不住火,终于有宦官得知李隆基的去向。 “天子离京,国家要亡了吗?” 顿时,得知消息的文武百官嚎啕大哭。 更心凉的是圣人跑路不仅没叫上他们,还以朝会为幌子放他们鸽子。 到中午的时候,整个长安城都在传潼关被叛军攻破的军情。 伴随而来的,还有圣人逃出长安的消息。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感觉天都要塌了。 朝廷一直宣传安禄山的军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几乎每到一城,都屠城劫掠。 潼关被攻破,长安直面叛军兵锋。 人们对李隆基的出逃失望透顶。 认为这已经不是皇帝的作为了。 出逃国都,丢弃大臣和百姓的行径,还配称得上圣人吗? 甚至还有游侠骑马要去西面寻找天水王,请天水王入长安。 哪怕李瑄被宣传成反贼,百姓也觉得李瑄能拯救长安,拯救关中。 李瑄变法失败,本就使人同情。很多人联想李瑄清君侧是因为此。 更多人去相信李瑄的品性! 但也有怕安禄山捷足先登的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四处逃命。 长安周边,人头攒动。 更多的是向西而逃,有向南是想逃到终南山避祸。 更有泼皮无赖、游手好闲之徒争着进入皇宫及王公贵族的宅第,盗抢金银财宝。 平日里神圣庄严的宫殿中,竟被平民骑驴进入。 一旦失去律法,失去规则,无数人释放心中的野兽,凭借自己的欲望行事。 他们放火焚烧了左藏大库。 京兆尹崔光远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带人赶来救火,他又召募官吏代理府、县长官分别守护。 崔光远又杀了十多个流氓无赖,长安局势才稳定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