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留一部分人殿后……” 安守忠话刚说完,又加一句。 “不晓谁肯留下,强迫容易出现哗变。” 石帝廷郁闷,谁留谁活不过今晚。 “留五千士卒,骗他们说主力要去抵抗唐狗,并非逃离灵宝。” 安守忠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 “遵命!” 石帝廷也不想死,他立刻下去准备。 “崔乾佑害我!” 安守忠后悔听崔乾佑的话,这哪里是殿后,分明是死路。 以当前的局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守卫一个月。 “唉!只有舍身报答义父了,我安守忠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安守忠先擦拭自己的佩刀,然后又将他杀敌无数的长矛取出。 太阳西落,余晖照在这千沟万壑之间,高山陡峭,峡谷绵长,天无鸟飞,地无走兽,显得苍凉。 随着黑夜降临,两万多燕军,悄悄从战场上撤退。 只留不到五千的新兵在悬崖峭壁上。 虽然安守忠口口声声说要去陕县作战,但将军们多被调走,让他们嗅到一些危机,心中不安。 唐军在黄河上,隐隐能看到燕军的调动。 虽不确定燕军是否逃跑,但李嗣业的传令兵,已经通过黄河将渑池之战告诉李瑄。 稍加一推演,就可知晓叛军要跑路。 一时间,唐军锣鼓声响,准备强攻狭道。 “浑将军,你率铁甲和强弩,强攻北侧高坡。” “马将军,你率铁甲和强弩,强攻南侧高坡。” “卫将军,你将准备好的投石车运送到前线,压制壶口处的叛军。” “车将军、郝将军、两位荔非将军,一旦狭道被攻破,率骑随本王一起追击!” 李瑄连下军令。 “遵命!” 众将领命后,开始行动。 按照之前的策略,先占领两旁高坡,然后顺着高坡往狭道射强弩。 浑瑊等待多时,他挑选劲卒,亲自披挂。 勇冠三军的浑瑊年轻气盛,誓言要最先攻破北坡。 “咚咚咚……” 急促的号角声,锣鼓声,铁甲碰撞声。 催人心弦。 “轰隆隆!” 唐军还未开始登坡,叛军就有忍不住将雷石滚木落下。 唐军可以轻易避开这些雷石滚木。 “敌人不堪,大喝佯攻一次,立刻退下。” 浑瑊准备试探一下,骗叛军的雷石滚木。 唐军喊杀着向上冲,又勾引更多叛军推下雷石滚木。 但唐军没跑多远,就立刻退到山脚。 雷石滚木一旦滚到山脚就不会再有冲击力。 “分散进攻!” 浑瑊一声令下,士卒正式开始向山上冲锋。 还有雷石滚木落下,但唐军较为分散。 有的士卒可以躲避雷石滚木,有的士卒被砸到,身体掉落。 惨叫声并没有影响其他士卒的斗志。 “咻咻咻!” 当唐军到达半坡的时候,神臂弩手开始向半山腰盲射。 凄厉的声音,时不时划破夜空。 弩矢太多,燕军怕死,不得不躲避。 使攻山坡的唐军压力减少许多。 浑瑊一手提着短刀,一手持圆盾,奋进而上,其身后士兵汹涌如潮,向着高山席卷而去。 喊杀声震天,似要将那高山震碎,黑压压的身影在陡峭山壁间攀爬强攻,很快就摸到一处缓冲的侧破地。 此地如梯田一般,相对平坦,大多数雷石滚木都是从这里推下。 浑瑊险而又险地躲过一次雷石滚木后,持短刀大跃而起。 “噗嗤!” 一名叛军士卒喋血。 侧面一矛刺向他,被浑瑊用盾牌格挡。 浑瑊一个灵活的转身,将那持矛的叛军杀死。 他勇猛激进,劈开血路,越来越多唐军士卒,登上这处高坡。 叛军新兵丧胆,立刻顺山向东退。 种种压力下,再加上安守忠逃离,他们根本就没有战力。 黑夜遮目,空间有限,互相推搡,风起烟尘,大量的叛军在唐军的驱赶下,滚落狭道中。 而狭道中的士卒看到从天而降的已方士卒,面色惨白。 他们又要面对投石车的打击,不需要唐军来攻,就瑟瑟发抖。 当两旁的山坡都传来唐军的呼啸声后,狭道的燕军心理防线崩溃。 不待唐军用强弩攻击他们,叛军就顺着狭道夺路而逃。 卫伯玉放弃投石,他率甲士强攻狭道,诛杀壶口的叛军。 叛军几无反抗之力,全在逃命。 但狭道窄小,逃命之时,挤在一处,又被踩踏,死伤无计。 浑瑊和马璘各率领麾下士卒,往深处的山谷、山道上探查,追击余孽的同时,防备还有叛军埋伏。 一直到夜半子时,唐军杀穿狭道,洗刷潼关之败的耻辱,到达较为宽阔的山地。 这里不再是易守难攻,即便燕军有埋伏,也不可能对庞大的唐军造成打击。 即便如此,李瑄也令探马先探。 同时,令士卒搬开狭道中的石头、尸体,不能妨碍骑兵通过。 丑时三刻,李瑄亲自率领五千天策卫铁骑,通过狭道,顺着探马的指示,追击叛军。 其后,车光倩、郝廷玉、荔非守瑜、荔非元礼等将共率精骑一万、轻骑两万,尽可能多地追击叛军。 李瑄还组织一支由两万轻骑组成的特别行动队,由张仁贤、白孝德率领,专门负责清剿在陕县、峡石、渑池、新安四县内的叛军漏网之鱼。 每一个乡里都要探查。 防止这些溃兵混乱百姓。 三吏三别虽不会出现,但两京古道上的百姓受了太多磨难。 这些溃兵欺软怕硬,所过之处,必鸡犬不宁。 其余士卒在封常清、车神塞的率领下,缓缓通过灵宝狭道,直接逼向洛阳。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