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报……启禀陛下。东面三十里外,发现大批唐军骑兵,他们星夜赶程,向战场方向驰来……” 在安禄山最焦急的时候,传令兵带来惊天噩耗。 短时间内无法攻破唐军的步兵,现大唐援军这么快就到了,对他们的士气打击巨大。 若不是被李猪儿等宦官扶着,安禄山一定会瘫在地上。 他胸口起伏,急促喘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唐军骑兵的数量大概多少?” 还是一旁的阿史那承庆向传令兵追问。 “回将军,昏天黑地,我们根本无法去判断唐军骑兵的数量。而且唐军前方的探马非常多,我们已经折损数十名打探消息的传令兵。” 传令兵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仅凭借战马的马蹄声不能估算吗?” 阿史那承庆需要知道具体信息,他才可以进行调度。 当前危急关头,若不想死,只能奋命一搏。 “回将军,唐军骑兵经常一人多马,而且骑兵数量过万,无法再通过马蹄声判断其具体数量。” 传令兵一脸为难地回复。 夜间发现唐军,限制他们的打探。 “唐军以骑兵长,西域铁骑、河陇轻骑,皆纵横天下。陛下,我们必须派遣骑兵去截击唐军骑兵。” 阿史那承庆向安禄山请求道。 他担心唐军有陌刀手跟随,一旦他们被陌刀堵在这里,就不会再有胜利的希望。 李瑄已经多次向世人展示陌刀军,在某些特定地形,在某些战略下,陌刀手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李瑄用陌刀,多是如此。 “快去安排李归仁、田乾真、孙孝哲、王武俊他们率领骑兵拦截唐军骑兵,一定要挡住……” 稍加恢复的安禄山大喊一声。 他们逐个击破的战术破灭,只能骑、步分兵作战。 另外还需要一部份骑兵牵制辛云京和唐朝臣。 燕军步兵想攻破唐军步兵难如登天。 “遵命!” 阿史那承庆立刻去传令,不让唐军骑兵到达战场。 安禄山此刻坐在高坡的榻上,他看着黄河,不闻远方的战声,神游天外。 “这是我的葬身之地吗?” 过了好久,安禄山才指着黄河向旁边的严庄询问。 他才想起来,自己许多成就,都是因严庄而来。 好歹当了几天皇帝,能当得起大丈夫了。 “陛下不必那么悲观,唐军在灵宝到步兵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只要我们击破唐军骑兵,就还有胜利的机会。我们有曳落河和强大的燕云铁骑、靺鞨同罗等精骑,必胜无疑!” 严庄继续加油鼓气,他心中也慌得很。 他没想到精心策划的叛乱会一步一步发展成现在的模样。 没有回头路,只能相信奇迹来临。 “如果我被李瑄小儿擒到,会是什么结局呢?” 安禄山真心向严庄询问。 他听说死对头杨国忠已经被李瑄斩于长安西市。 那一天,一定是人山人海。 安禄山上过法场,在煎熬中等待午时三刻。 他以“上法场”为富贵的起点,但不想再次上法场成为人生的终点。 “陛下是皇帝,有天子的威严。” 严庄小心翼翼地安抚安禄山,生怕安禄山直接将他杀了。 “我现在还是天子吗?我是反贼啊!都嘲笑我是胡儿,但我是看过史书的,安乐公和长城公也很逍遥啊,可我绝对没有乐不思蜀和醉生梦死的机会。” 安禄山俯下身子拍地,后悔不已。 假如他一心侍奉李隆基,又该是如何呢? 最起码能活过太子李亨继位吧! 这一刻,严庄和高尚也抹了抹眼泪。 旁边的安庆绪嚎啕大哭。 他还想着安禄山死后继位当皇帝呢,怎会这样呢? 当初安庆宗死的时候,安庆绪是装哭,现是真悲伤。 不是因为安禄山而哭泣,而是因自己的处境而落泪。 “李猪儿!吩咐禁军,把朕的盔甲准备好,如果骑兵未挡住唐军,我要亲自上马战斗,直至战死,这才是我安禄山的归宿!” 安禄山想着想着,腾地一下站起身。 他清楚自己被俘虏,没有一丝活命的机会。 还要被李瑄羞辱,被李隆基责骂,被朝廷审判,被当众处死。 他不想看到李瑄的可恶嘴脸,宁愿战死。 “遵旨!” 李猪儿听从安禄山的命令,去准备安禄山的黄金铠甲。 和李瑄一样的金甲,只是厚重不同。 严庄和高尚也在旁边唉声叹气。 安禄山没有活路,他们就有吗? 以李瑄的狠辣,不过西市一头颅而已! 李归仁率领曳落河,田乾真、田承嗣、安太清等将率领燕云铁骑,王武俊、孙孝哲率领诸胡骑兵,一共四万骑,向西飞奔。 另外,安雄俊和蔡希德率领最后一万骑兵牵制辛云京和唐朝臣。 “步兵暂且停止进攻!” 崔乾佑下令麾下步兵不再进行无意义的死伤。 唐军士卒太多,即便攻破一个缺口,如果没有骑兵冲击,很快就会被堵住。 现就看骑兵胜负。 如果燕军骑兵大胜,可以瓦解唐军的士气,再进攻不迟。 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 荥阳西,唐军近四万骑兵排成长龙,以快步形态披星戴月至黄河古渡的方向。 李瑄自得知燕军在强攻渡口后,便加快行军步伐。 每天士兵只在原野上互相枕着对方的身体睡三个时辰,另外就是停马休息补给几次,其他时间都在行军的路上。 特别是探知到燕军在进攻郭子仪军队后,只是休整两个时辰,便继续赶路。 “现叛军探马已发现我们,他们必会派遣大量骑兵与我们决战。” “胜战之道,需料敌行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将军,你率领陌刀军、神臂弩手,在此方下马休整,排兵布阵。” “浑将军,你率领一万轻骑,一人双马,于前方先行,遇见燕军后游射,丢弃备用马,示敌以弱,将他们向这里引。” 李瑄向李嗣业、浑瑊命令道。 他所处地方距离黄河古渡只有十五里。 前方尽是唐军探马,以掌控周围风吹草动,以便于唐军布置。 李瑄准备用出其不意的方式战胜敌军,而非直接到黄河古渡偷袭。 他料定燕军还有五万骑,会在荥阳与他们进行一场骑兵大战。 否则燕军会被唐军慢刀子割肉,生生磨死。 “谨遵秦王之命!” 李嗣业和浑瑊拱手领命。 李嗣业率领神臂弩手和陌刀军,在主要道路布置。 浑瑊率领一万轻骑,分列成二十个队伍,让麾下骑将把控好距离,以引诱为主,不要让叛军突入。 李瑄又吩咐荔非元礼、荔非守瑜、郝廷玉等将率领两万铁骑、轻骑,在北面五里隐藏。 李瑄则率领五千天策卫铁骑,在南面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他相信郭子仪可以坚持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