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月一日,清晨。 一夜没睡的李隆基,喜上眉梢,他终于等到天明,去迎接阔别已久的玉环娘子回来。 他认为自己用皇帝之位,换美人归来,一定会使美人感动不已。 为展现新面目,他一改之前的邋遢,让女儿李虫娘为他准备最能衬托他风采的黄色圆领长袍。 专门修整头发和胡须。 对着铜镜,满头银发和花白的胡须,是李隆基忧虑的地方。 遥想当年,他是何等意气风发。 他和玉环娘子在太液池望月台上凭栏望月的时候,是他每个夜晚,都会相思的时刻。 他还特意将龙头拐杖藏起来,他老当益壮,不需要拐杖。 李隆基忘了杨国忠和五杨刚死不久,丝毫不顾忌其间的影响。 太真观距离兴庆宫只隔着一条长长的复道。 这条复道李隆基虽多年未走,但他再熟悉不过。 他曾经突破伦理,日日行走这条复道。 这段时间,李隆基也经常会来到复道前叹息。 天策卫把守,任何人不得通行。 他的喊声穿不透复道的另一端。 李隆基迎接杨玉环这种大事,作为兴庆宫管家的刘单自然在场。 他带领一些天策卫,跟随在李隆基的车驾旁。 有刘单在,李隆基的龙辇到达复道后,令李隆基讨厌的天策卫并未再伸手拦路。 他令驾驶龙辇的羽林郎再快一点,他迫不及待想见到粉墙黛瓦的太真观。 “圣人驾到……” 临近之时,赞礼官一如既往地大喊一声,让太真观的女道士们,明白天子大驾光临。 太真观有十几名女道士,其中以观主太真为首。 且这些女道士是真正的女道士,不是长安风俗所向“大唐豪放女”。 如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一样,她们信仰道家,不逐名利。 但龙辇到达太真观后,并未如想象中的一般。 玉环娘子未率领女道士出道观迎接。太真观的大门紧闭。 “快叩响观门!” 李隆基没有生气,他幻想着杨玉环听闻他来接她的模样。 突如其来的喜讯,玉环娘子一定未准备好,在梳妆打扮。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 李隆基还在代入南熏殿中的杨玉环。 一直以自己的念想,去支配他心目中的玉环娘子。 “噔噔噔!” 高力士到太真观前敲了敲门。 “咯吱……” 大门打开,是一名稍微年长的女道士。 她见高力士后微微一礼。 “圣人亲自来接娘子,待娘子梳妆打扮后,登上圣人的龙辇回兴庆宫。” 高力士向女道士说道。 就算刘单没有提前通知太真观,如此大的动静,杨玉环不可能不清楚。 “太真入道门,铅华已尽;世间已无杨贵妃!” 女道士的回复,让高力士呆若木鸡。 反应过来的高力士低声斥道:“这太真观中,玉环娘子才是观主,岂是你能决定的?” “回施主,这是太真的决定。” 女道士如实向高力士说道。 “我不信,请让玉环娘子出观。” 高力士看一眼龙辇上坐立不安的李隆基,心急如焚。 一旦未能见到杨玉环,对圣人的打击是巨大的。 权力和美人都失去了,还剩下什么? “太真告别俗世,决心不与圣人再见,请施主不要为难贫道。” 女道士缓缓说道,油盐不进。 “你知道欺君之罪是什么惩罚吗?” 看李隆基准备在宦官搀扶下下龙辇,高力士心中更急。 “施主不信,可入观中见太真。” 按照杨玉环的吩咐,女道士只请高力士入太真观。 “圣人暂且等待一番,老奴先去见玉环娘子。” 高力士气急,他要入太真观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来李隆基面前说一声。 “力士,出现何故?” 李隆基忍不住问高力士,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回圣人,她说玉环娘子潜心修道,不愿见圣人。” 高力士硬着头皮回道。 “什么?” 李隆基眼睛一黑,受此打击,险些晕倒在地。 他千算万算,也没想过会有这一出。 玉环娘子怎么会不见他呢? 对玉环,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李隆基的信仰也是随着年龄变化的。 执政后勤慕道,是因为他渴望虚无缥缈的长生不死。 知道事不可为,他已经没有这种想法。 他只想在最后的余生中欢乐。 “圣人莫慌,待老奴入太真观见玉环娘子,一定能劝说玉环娘子回心转意。” 高力士向李隆基安抚道。 “力士,我随你一起进入。” 李隆基也想进入太真观,聊表相思之苦。 高力士不知道李隆基能不能进入,他也想尝试一下,遂搀扶着李隆基,一步一步迈向太真观。 “圣人不能入太真观。” 女道士非常强硬,话音落,后面又冒出好几名女道士,准备阻挡李隆基。 “刘单,你这个狗奴,我今日还是圣人呢!” 怒不可遏的李隆基大骂一声。 若是之前,谁敢阻挡他的脚步,他会将阻挡者全部砍杀。 他是天子,生杀予夺,谁敢忤逆? 此一时彼一时,今虎落平阳,连一个女道士都敢拦住他。 更气的是随行的天策卫、羽林郎、宦官宫女无动于衷。 “回圣人,道门圣地,是太上玄元皇帝的道场,即便九五至尊,也不能擅闯啊!否则就是对太上玄元皇帝的大不敬。” 刘单赶紧跑出来说道,他把太上老君扯出来搪塞。 谁让李唐为自己的身份,认太上老君为先祖呢。 大唐皇帝祭祀太上老君的时候要行大礼,刘单说得有理有据。 “让你的人把女道士们赶走,我要见玉环娘子。” 李隆基不听,向刘单命令道。 “我等下官,不敢去亵渎太上玄元皇帝,请圣人恕我不能从命。” 刘单直接回绝。 没他的命令,宦官都不敢乱动。鱼朝恩的死,也算是给兴庆宫中一些宦官的警告。 “去让李七郎过来,他还想继承皇位吗?” 李隆基不依不饶,他表现得比刘单想象中的还要过激。 “太子监国,日理万机,恐不能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