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也不交!法不责众,凭什么要我们的田地?” “只要我们齐心抵触,此一定定会不了了之。那皇甫曾初出茅庐,还敢动我们不成?” 一众家主七嘴八舌,没有一个甘心。 朝廷的诏令是大族要一个个接受官府的审查。 且第一条,无条件释放农奴。 再查籍外之田。 再查账簿信息、一切耕地信息。 再从证乡里百姓。 再问话族中奴仆。 再翻案籍卷宗,有无偷税漏税等情况。 这一套套组合拳下来,谁能顶得住? 是以,没有一个豪强大族愿意直接投降。 墙倒众人推,随便一个被欺辱的百姓跳出来告他们的罪行,他们很可能就被杀鸡儆猴。 “好了!” “我等需要的是解决之法,而不是与朝廷对抗到底,君不见临海之滨,数百孤魂血洒城楼吗?况当时那位只是采访使,现在是一国之君,手中百万大军,生杀予夺,我等如果反抗。那蓝田军会扑上来如饿狼一样将我等撕成碎片。” 韦氏家主拍了一下桌子,制止众家主乱糟糟地呼喝。 在这里嘴硬没意思。 召大家来,是想对策。 就像天宝八载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出现的时候,是他们齐心协力,使李瑄拜相。 虽然李瑄现在贵为皇帝,但他们认为自己还有生机。 “唉!摊丁入亩之时,我就觉得要出事,现果然来了。依我看,当思缓兵之计。” 一直未说话的元氏家主突然说道。 “元兄请细说,我等洗耳恭听!” 韦氏家主立刻说道。 其他家主也纷纷看向元氏家主。 “佯为遵从,略放数名奴婢,且予薄田百亩以塞责。余者暗地移换契书,隐匿于亲族名下,或可保大部。” 元氏家主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四十多年前,检户扩田的时候,如此可为完美。但今非昔比,难以搪塞。皇甫曾那一关就很难过去。” 韦氏家主回答道。 此次除贱为良的政令太严,他们在皇城脚下,操作起来几乎不可能。 造反是夷灭三族,死路一条,不能去尝试。 “只能去贿赂皇甫曾。” 元氏家主也清楚这次除贱为良周密,正常是无法钻空子的,只能从腐化县令上下手。 “皇甫曾的兄长是皇甫冉,他们可是名士诗人,清高得很。” 一名家主说道:“我当初送的玉珏他都没有收下。” “不若厚赂朝中贵戚,使为吾等求情,言田产于吾手,可兴水利、备荒年、实仓廪,于国亦有大利,或能保住。” 李氏家主赞同,他觉得应该贿赂长安的达官贵人。 就像是之前贿赂五杨一样。 “当今贵戚唯有裴与姜,宰相更不是我等所见。至尊权势滔天,他们不敢愚弄的。” 元氏家主认为贿赂朝廷贵戚为异想天开,时代变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对众家主说:“只要我们付出足够多黄金,皇甫曾必会低头。想瞒天过海,只有稳住皇甫曾。” “京兆府来人如何?” 韦氏家主又问。 “继续贿赂。” 现在只能付出重金,舍弃一部分田地,保留大部分。 希望李瑄看到成果后,会就此罢手。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抵抗唯有死路一条,只能智计渡过难关,且吾等当联为一气,共拒此令。我身为蓝田望族,出黄金两斤,送至皇甫曾。” 韦氏家主财大气粗,一口气取出两斤黄金。 “我出两斤黄金!外加美玉一对!” “我出两斤黄金!” “我家资单弱,只能拿出一斤黄金。” 最终,蓝田县豪强大族合力拿出二十斤黄金,准备打点县衙官吏。 在长安附近的豪强大族,都非常富有。 当天夜晚,由韦氏家主携带二十两黄金去县衙拜见皇甫曾。 一番问询客套后,皇甫曾直言道:“足下因何而来,请直接道明。天色已晚,我明日还有要事去做。” “明府为县内大事操劳,在下深以为敬,在下代表蓝田的所有乡绅,为明府略备薄礼,还望明府笑纳。” 见四下无人,韦氏家主努力将一个盒子提起来,放在桌上。 “至尊登基之时,昭告天下,提倡节俭,禁止奢靡,禁止任何官吏收受任何礼物钱财,违者严惩不贷。不要把东西亮出害我,请回吧!” 皇甫曾看韦氏家主要送礼,立刻下达逐客令。 他在韦氏家主踏入房门的那一刻起,就明白他要干什么,只是出于礼貌,与他攀谈一下。 现图穷匕见,没什么好说的。 “明府莫急,一看便知!” 韦氏家主不急,他微微一笑,将盒子缓缓打开。 灯烛之下,金光一闪,是一盒黄金。 让一众官吏看了心动神摇的黄金。 “你知道重金贿赂朝廷命官是什么罪过吗?” 皇甫曾深吸一口气,将手背在后面,向韦氏家主质问道。 除贱为良声势浩大,谁也不能违背。 他没想到在天子脚下,韦氏家主会如此放肆。 “我们的荣辱在明府一念之间,我专门选择在夜间而来,没有人会知道。请明府放心。” 韦氏家主强装镇静。 他认为皇甫曾是装的,哪有人不喜爱黄金呢? “足下不知道杨震畏四知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皇甫曾瞪着韦氏家主道:“至尊曾说过,贪官污吏,是因小失大的愚蠢者。足下觉得我是蠢人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没有人会视钱财如粪土。但他知道鸟为食亡的道理,知道取舍。 今日在蓝田收下这些金子,明日他就会成为除贱为良中的典型。 “没有这样的道理,这是二十斤黄金,荣华富贵了。” 韦氏家主心急如焚,还想再劝说。 “除贱越多,还地越广,就是我的荣华富贵。既然你执迷不悟,就别怪本官不客气。” 皇甫曾大喊一声:“来人,将他拿下。” 一名捕快迅速冲入堂屋,将韦氏家主钳住。 “明府,我无心之举,还请宽恕。” 知道皇甫曾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遂话语服软,求饶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