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紫薇殿中,传来一道啼哭,李瑄的第二女诞生。 为他生女者为裴灵溪。 母女平安,李瑄非常高兴,他的儿女们已经逐渐成长,早已期盼能多儿多女。 除了第二女,姜月瑶也身怀六甲,预计明年四月就会再为他诞生子女。 待裴灵溪休息过后,李瑄在榻前握住裴灵溪的手。 他没有说话,一切都在不言中。 裴灵溪只是嘴角挂着微笑,她不迂腐,生男生女不重要,只要夫君高兴就好。 夫君不再纳妃,子女稀少,引来许多非议。 她们劝说也没用。 身为皇后和妃子,为皇帝延续血脉,也是她们的责任。 但李瑄的温柔,让她们感动地落泪。 三天后,李瑄封第二女为虞国公主,取名“李霏霏”。 他还特意叮嘱李奕、李淞、李蓁蓁,要爱护自己的妹妹。 在欣喜之余,李瑄也没忘记处理国事。 等除贱为良彻底结束,他才能开始新的策令。 尺带珠丹、赤松德赞、大钦茂、屋作个等俘虏到达大唐后,李瑄根本没有召见他们。 待明年百国到达长安问礼时,再将他们拉出来鞭策一顿。 随着灭国之战、除贱为良的进行,长安左藏库的财宝堆积如山,各类丝绸似能填满城池。 李瑄在去年的时候,就禁止山东、江南的财宝向长安运输,先储藏在洛阳。 黄金一如既往地区分开,重新提炼,打上官印。 白银也在大量的储存。 至于其他一些珠宝,多赏赐给军队。 李瑄紧盯着大唐中央银行的建设,争取早日建立货币信用体系。 关于数字、拼音,也开始在长安、洛阳试推行。 每个月诸郡的摊丁入亩,考成法,都必须要向李瑄汇报。 另外,乾元二载最大的事件,就是智慧宫的建立。 李瑄曾向李白邀请入智慧宫,但被李白写诗婉拒了。 李白未来长安。 或许李白以为智慧宫和翰林院没有区别,又或许是不再留恋官场,只想和自己的妻子宗氏为神仙眷侣。 李瑄更倾向于李白是谪仙人,不想沉浸于智慧宫的无聊中,或被规矩所束缚。 由李白去吧! 在庐山,还是在云梦,李瑄想着还会与李白再次相遇。 “臣崔汉衡拜见至尊……” 政事堂中,李瑄刚与宰相们讨论完政务,便将秘书监学士崔汉衡召过来。 秘书监设十八学士,从七品下。 虽然官职低,但都是能与李瑄对话的存在。 科举及第后,在地方上第一任期有优秀政绩后,有可能被李瑄召为秘书监学士,代表其前途无量。 当今秘书监十八学士,多是历史上的宰相、名臣,李瑄着重培养。 现在秘书监已经完全取代由宦官组成的内侍省。 和锦衣卫一起,被视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对文武大臣们有非常大的掣肘。 “崔学士免礼。” 李瑄让崔汉衡平身,开门见山向他询问道:“崔学士罗马语如何?” “回至尊,臣已可以与罗马人正常交流,罗马的文字,臣也学得七七八八。” 崔汉衡向李瑄回答道。 他有近乎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李瑄选秘书监官吏学习罗马语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应召。 他觉得这是他的机会! 一年半的时间,他请教精通多种语言的粟特商人,请教罗马人,夙兴夜寐,几乎没有休息,终于将罗马语吃透。 “罗马帝国万里迢迢来使,为大唐带来诸多农作物,福泽百姓。我大唐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朕准备派遣一大使,随罗马使者一起回君士坦丁堡,此一来一回,可能超过五年,且困难重重,生死茫茫,不知崔学士是否愿意前往?” 李瑄征求崔汉衡的意见。 崔汉衡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体度弘博,志气沉定。能断大事,尤精远图。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李瑄很早就器重他,希望在他执政的时候,崔汉衡能发挥特长。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即便至尊不提,臣也愿如终军一样请长缨,若汉代张骞一样出使西域,也是臣的心愿。” 崔汉衡再次向李瑄一拜,热泪盈眶地说道。 盛唐如诗歌一样飞扬,文人士子无不仰慕古代的榜样。 西域已经被征服,天地还有更远的地方。 在崔汉衡学习罗马语的那一刻,就决定要踏万重山水,一渡罗马,看看地中海是何等模样! “汉代的甘英到达过西海(今地中海),那是我们汉人踏过最遥远的地方。我们不能像夜郎一样坐井观天,伟大的民族,当排除万难,敢为人先。我相信崔学士是坚定的,一定会成为第一个踏上欧洲的汉人。” 李瑄立刻将崔汉衡扶起来,并拉着他的手,与他同坐榻上。 崔汉衡不敢,李瑄却用“武力”镇压他,使崔汉衡受宠若惊,更为动容,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他觉得前路的困难,已不再是困难,因为他有信与念。 东汉时期,甘英奉命汉和帝之命出使大秦(正牌罗马帝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西行至疏勒,越葱岭,经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到达地中海沿岸。 即将到达的时候,受安息阻挠,无法渡海到大秦,只能返回。 李瑄鼓励崔汉衡,前人没有过的路,后人将其走完,青史流芳。 选崔汉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崔汉衡年轻。 崔汉衡虽进士及第,可他还不到三十岁。 不同于老臣,他有探索的精力。 罗马使团虽明年才走,但李瑄要让崔汉衡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李瑄还会为崔汉衡物色一个副手。 为他在安西时期的众多幕僚之一,杜环。 现杜环还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杜环是杜佑的族子,而杜佑就是大诗人杜牧的祖父。 李瑄明白杜环在历史上,也到达过地中海,差一点跑到欧洲。 历史上,高仙芝怛罗斯之战失败后,许多僚属、工匠被俘虏,杜环就是其中之一。 杜环会波斯语,在大食当过十几年的俘虏生涯,几乎跑遍大食帝国,包括埃及。 最后竟然又乘船回到大唐,写下《经行记》。 李瑄相信天赋一说,杜佑或许是崔汉衡最好的助手,能帮助大唐更具体了解罗马,以及途径的其他国家。能为大唐带回这些国家的书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