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二月中旬,回纥的叶护太子携带价值不菲的金银珠宝,和精挑细选的十匹极品宝马,来到长安。 前年刚来,今年又是他来。 但这并不代表磨延啜对叶护太子的看重。 他是回纥的叶护,也是磨延啜亲自立下的太子,是为继承人。 但此时磨延啜更喜爱次子移地健,认为移地健更有乃父之风。 历史上的磨延啜,在叶护太子平定安史之乱回去后,随便找个理由将叶护太子杀死,立次子移地健为太子。 叶护太子也变成了悲催的代名词。 “我与令尊是故交,他现今可好?” 李瑄同样在昭德殿召见叶护太子。 他与磨延啜在灵武的时候就认识,有过联盟,有过相遇,有过相杀,有过诈骗…… 现在只有回纥对他的臣服。 天将军是压在英武可汗头上的大山。 “回禀伟大的天可汗,可汗身体不适,否则一定亲自来庆贺您灭亡吐蕃。” 叶护太子向李瑄回答道。 他明白他的父亲视李瑄为一生之敌。 奈何与李瑄的博弈中,全是被降维打击。 回纥在匈奴故地征服其他部落的时候顺风顺水,却不敢多看大唐一眼。 特别是面对天将军的时候,他们如同谈虎色变。 在回纥中,一直流传一个传说。 骑马持槊的天将军,如同苍鹰俯冲,猛虎扑食。 就算神灵来了,也无法战胜。 很难想象,这是外族对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的评价。 “还是要保重身体!有机会我还想与故友畅饮一番。” 李瑄似乎很想见磨延啜一般。 “可汗也为一直无法拜见天可汗而遗憾。” 叶护太子觉得李瑄不对劲。 现在大唐与回纥,根本就不是对等的关系。 “叶护太子在百国盛会后,切莫急着返回。朕今年要前往咸阳原秋狩,希望你这个故人之子能够陪同,我也想见识一番叶护太子的箭术。” 李瑄越说越来劲,竟然要进行登基以来第一次秋狩。 实则这是幌子。 按照历史的进程,今年回纥大可汗磨延啜会死于萨彦岭(唐努乌梁海与西伯利亚的界山)。 不论磨延啜是否如历史进程一样死亡,李瑄都会将叶护太子留下。 因为他知道,磨延啜八成会在他死前改立移地健为太子。 那移地健性格凶猛,就算不当太子,也会在叶护太子回单于城之前,完成夺权。 如此,叶护太子算何地位? 权力争夺,可以子弑父、父屠子,弟杀兄,兄戮弟。 没有半点退让。 到那个时候,大唐的机会就来了。 大唐可以不承认移地健,给移地健扣一堆帽子,拥护叶护太子为回纥大可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东北已平。 西南已灭。 只余北方。 一个尽拥匈奴故地的回纥,只是名义上向大唐臣服。 这是游牧民族的一贯作风。 弱小的时候臣服,一旦发展强大,且中原王朝衰落,他们会立刻对中原王朝龇牙咧嘴。 在李瑄的心中,回纥的威胁,远远大于大食帝国。 在匈奴故地,要至少建立三个都护府。 汉人也可以逐水草而居,圈养牲畜。 同样的,回纥人也可以种地养蚕,他们本就能歌善舞。 “蒙天可汗抬爱,只怕骑射不入天可汗法眼,徒增耻笑!” 叶护太子赶紧向李瑄一拜,神情激动。 他没想到天可汗会邀请他打猎,这是莫大的殊荣。 叶护太子对李瑄的恨没有磨延啜那么强烈。 就像是磨延啜的祖父、伯父,为大唐的臣子一样。 其间的关系说不明白。 “无妨,无妨……朕也好久未拿起弓箭了。” 李瑄哈哈一笑。 “那臣就献丑了。” 叶护太子拱手一拜,遵从秋狩后再走。 天可汗亲自留他到秋后,是为唐与回纥友好关系的见证。 他怎么会拒绝呢? 他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毕竟谁也未料到磨延啜会于今年死亡。 同样的,李瑄邀请叶护太子小宴,使叶护太子更加受宠若惊,五味杂陈。 …… 伴随着新春的余韵,时间进入三月。 江河奔流,百花盛开的季节,将长安点缀成春城。 百国使者、国王、酋长陆续到达长安。 盛会的帷幕,逐渐拉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