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跟我回家-《啊?这不是恋爱游戏?》
            
            
            
                
    第(2/3)页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一些条件优越的家庭,长辈们想要为自己家中的小孩寻找课外辅导班的老师,通常都会经过亲戚朋友介绍,去附近好一些的大学里挑出合适的人选,然后直接带去家中试讲一两堂课,合适的话,就私下里一对一地签合同。
    而其中剩下的,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帮忙介绍的人中,很大一部分,促成了眼前这一幕——
    很多面容青涩的师范学院的学生们,或站或坐,聚拢在校门外的一处小广场上,每个人面前都举着一张小纸牌,牌子上用醒目的红色或黑色字体,写着【家教】两个字。
    另外有一部分学生,会额外在那两个字下面用小字标注自己的专业,以及擅长辅导的学科,还有会刻意注明“华*师范在校生”,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以将自己和其他二本三本职校过来浑水摸鱼的学生们区分开来的。
    这小广场显然存在了不止一朝一夕了,虽然不像人才市场那么热闹,但在现在这个晚饭前后的黄金时段,也吸引了不少附近市民的关注,大多都是些提着购物袋的主妇或是夹着皮包的中年男性在此处驻足,挑几个学生,询问一些“大几了”“哪个学院的”“之前教过学生吗”之类的问题。
    偶尔有几个学生被现场签下来,但谈成的概率并不算高。
    就在陆陆续续有学生准备“收摊”回去的时候,一辆纯黑色的造型简洁的玛莎拉蒂,停在了小广场的路边。
    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学生们纷纷朝那车门方向看过去,几个已经往校门口走去的学生,也都纷纷走了回来。
    那个年代,玛莎拉蒂还没有沦为典型的“二|奶|车”,这么一辆稀有的车型出现在路边,所有人脑海中浮现的,仍旧是“有钱的大老板”这样一个形象。
    而车门打开之后,从驾驶位上下来的这位“有钱的大老板”的模样,让小广场上所有学生都着实吃了一惊。
    预想中的大腹便便的有钱煤老板,并未出现,一名穿着米白色紧身连衣短裙,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从驾驶位探身出来。
    她先将开车用的平底鞋脱下来,丢去旁边副驾驶位,又将一双细跟高跟鞋放在门边的地面上,接着伸出一双又长又直的腿,骨肉匀称、皮肤细腻、趾甲粉嫩的赤裸的双脚,熟练地踩进高跟鞋里。
    砰一声关上车门,鞋跟在石砖地面上踩出“咔哒咔哒”的规律声响,女人迈步走到那小广场的人群中去。
    因为是要去雇主家中辅导,存在不小的人身安全风险,所以在这片小广场上“举牌”求职的学生,基本上清一色都是年轻男大。
    在一众黄脸主妇和油腻大叔之间斡旋太久,蓦地遇到这么一个仿若明星般耀眼的年轻女性金主,让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一颗心蠢蠢欲动。
    有的举高了手中“家教”的牌子,有的直接出声招呼对方过来看看,也有直接带着牌子,迎到对方面前,开始推销自己的。
    女人刚走了两步,就立即被学生们团团围住了。
    她倒是没有任何不耐烦,只是停下脚步,十分好奇地将举到自己面前来的牌子都看一遍,然后挑了两个,接在手中,“你们……接家教工作?”
    被“翻了牌子”的两个男生,立即摆出优胜者的姿态,开始掌握话语权:
    “老板,想要辅导哪一科?高几的学生?”“阿姨,我就是后面师范学校的大二学生,语数外、理化生,都能教,初中高中都可以,小学更没问题!”
    “老板,我也都可以,你看看我的材料,我是拿了好几科的奥赛国家奖的!”
    学生们越说越起劲,你争我抢的,将年轻女人越围越紧,手中的牌子都快戳进她眼睛里了。
    女人这时才有些慌乱起来,抬起手臂想要去挡,学生们却以为她是要“翻牌”,越发凶悍地朝她挤压过去,让她窒息的同时,险些站不稳,眼看要跌在地上。
    这时,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手,紧紧攥住她的手腕,将她从人群中拉出来,在她踉跄着要摔倒的时候,又用手臂稳稳扶住她的后背,帮她稳住身体。
    被人群的骚乱吓到,年轻女性眉心轻拧起来,本能地抗拒身旁人的靠近,用力一甩手臂,挣脱了对方的搀扶,怒目道:“你干什——”
    她呵斥的话刚讲到一半,看到眼前那张帅气到和周围有些格格不入的脸,又愣住了。
    就在刚才,温南将女人从人群中拉出来的那一刻,脑海中,系统提示声响起——
    9527:【成功接触目标,正在为您解锁目标信息——】
    【姓名:吕晓红】
    【身份:流行前线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
    【介绍:从小就有着不凡的市场头脑的吕晓红,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进城打工的乡下女孩,她先在街边的普通服装店里做了几年店员,之后因为擅长服装搭配,又懂得营销,深受顾客的喜爱,迅速脱颖而出。
    年近三十岁时,吕晓红决定自己创业,利用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微薄的存款,还有这些年积攒的丰富人脉,她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服饰店,并且极有远见地决定主营线上业务,赶上了千禧年的互联网红利,加上自己的拼搏,她的店铺迅速扩张,不出三年时间,营业额翻了三番,让她一跃成为资产近亿的富一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