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走虎穴落龙潭-《剑禁》


    第(2/3)页

    “梁姑娘,不是说要走长滩渡,为何西去。”吴本不解道。

    梁姑娘微微一笑道:“那些将士必定先到长三里镇报信,然后得到文书之后,再回北岸交差,免受责罚,倘若冒然前去,岂不落入虎口,咱们就从小牛谷北上,路上必然会遇到天剑派巡山弟子,由师叔在此,天剑派岂敢不给予接济。”

    吴本点了点头,尴尬一笑道:“是了,魏掌门如今是武林盟主,嘿嘿。”

    一个时辰过去,约行十余里,只见山峦之中,一道深谷,重重迷雾,乱林穿空,这时日在中天,一道道金光,从迷雾中射入谷底,折射出点点光泽,十分奇异,令人心往神驰。

    “想必这就是小牛谷,此处定是野兽出没,山人有去无回,当地百姓惧怕,才以讹传讹,说是闹鬼,以警访客,咱们还是提防些好。”魏川交待一番,当先步入,魏思儿紧紧依在身侧。梁秋红、吴本按兵护在后面,元林玉、沈义武由另外三兄弟相护而行。

    小牛谷渐渐上走,十分幽静,碎石铺道,杂草丛生,怪树冲天,两壁陡峭,多处路段,为人工开凿,上面留着象王朝的官通宣文,每逢两边山壁有缺口处,阵阵阴风扑面,令人心生寒意,这时项明月跳到山道缺口,向山窝中望去,失声惊叫:“快看!”

    众人皆觉好看,凑前一看,密林之中,枯叶随着山风翻滚,偶有腐土被掀开,露出一片片森森白骨,细细看去,不少骨骸,断口齐平,是被利器砍削,另有一些骨头上箭头穿入,项明月轻身下去,随手一刀挥去,发出“当当”得的声音,腐土掀处,竟是垒垒白骨。众看得心底发寒,元、魏二女子不禁打起寒战,嚷着要离开。

    项明月随手提出一把卡在三具尸骨的长刀,回身上来,递到魏川面前。

    魏川见刀身笔直,约有五尺,锋刃多少砍缺,却无锈迹,再看近处一截断剑,也是锋芒依旧,无半点锈迹,从铭文可知,乃象王朝的兵器,不禁叹道:“象王朝纵有精兵良将,也难免亡国,可知这治国之道,容易就取,却难恒守,若不是象王朝君主昏庸无能,痴迷于神仙法术,致使奸臣得道,也绝不会误国误民。”

    梁秋红闻言,心中暗喜:“魏师叔既胸怀天下,当有揽风云之志,如今薛家人发难,将欲作乱,大顺朝命运堪忧,魏师叔必会挺身而出,举大义而挽狂澜,若真如此,我便追随于他,助他成就大业,名垂青史,光耀千秋。”想到这里心神大动,不由自主地向前路探望,谁知才看到三人持枪远远而来,细细瞧去,来者个个须发皆白,盔甲于身,想来必是邮驿驿卒,于是连忙招呼众人。

    那三名老兵,确是驿卒,挺枪巡山,手里提着酒葫芦,看来是往长滩渡打酒吃的。见到魏川一行,枯容老脸上露出惊讶神色,再看项明月、赵苟渠二人里面穿着皂青吏服,连忙问道:“你们是何处当差的?”说着将长枪收立,微微行了一礼。

    魏川见老者看见项、赵二人,闻其言并无敌意,也是始料未及,于是拱手笑道:“我等天城山北,昌州人士,欲运货南渡,可官渡不通,只得押货渡口,暂回乡里。”

    “嚎,原来这样,有吏从随行,必是大商户,呵呵,老朽失敬了,只是这条谷甚是难走,需些道行,何不走长滩渡,我等也要前去,不如一道而往。”

    “多谢老将军,只因三里镇已经封禁不通,所能只能改走此道。”

    老将军闻言点点头,叹了一声道:“峦江水师,气焰嚣张得紧,这几年常劫掠商船,怨声载道那,既然如此,就请先行吧,过了前面驿站,再行三十余里,有一处山谷,名叫卧龙潭,十分凶险,你们一路不能出声,否则……”话到此去,竟直摇头,抱拳一礼,自行下山。

    魏川行人听得心里犯嘀咕,欲要再问,三老将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不见。

    魏思儿和元林玉都惊叫一声,依向魏川。魏思儿调皮惯了,又以伯父相称魏川,她依身过去,无所非议;元林玉虽为晚辈,但必竟与魏川无亲无故,此时依向魏川,只因一时害怕,离魏川又近,所以本能为之,当见到梁秋红面含诡异微笑之时,才恍然明白,面色飞红,忙不迭地闪开来。

    魏川满心惊奇,并未在意,此时吐了一口长气,“不管龙潭虎穴,势在必行了,休被这三老者妖法所惑。”

    吴本嘿嘿一笑道:“那老将军有些道行,跑得真快。”一边说一边指着地上的脚印,斜向密林之中,“想必这是去长滩渡的山中捷径。”

    众人一看,原来是虚惊一声,哈哈笑了一声,继续赶路。

    如老者所讲,过了驿站,山势走低,约行三十余里,山高蔽日,天光阴暗,从密林中钻出的微风吹来,丝丝凉意从心底而来,让人觉得诡异之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