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迁都-《北齐怪谈》
            
            
            
                
    第(1/3)页
    汉,夏州,统万城。
    城门外很是喧闹,在许多士卒们的注视之下,源源不断的百姓堆积在城外,一一进城。
    战事刚刚过去,而战争留下的创伤却开始发脓。
    夏州各地都开始出现缺粮的情况,粮价居高不下,一度被提升到了天价地方治安也是以肉眼可见的程度飞速下滑,吃不起饭的百姓们聚集在一起,便开始用其他的办法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了。
    道路上的贼寇随处可见,就连山中猛兽都出来凑个热闹。
    南边的几个村庄几次来禀告,称有大虫食人畜。
    城内人心惶惶。
    官署之内,汉国几个重臣聚集在此,商讨起对策来。
    因为夏州刺史还不曾上任,而灵州刺史高长恭又更擅长打仗,故而这里的情况只能是让灵州将军斛律羡暂时负责。
    此刻,这两人便一左一右的坐在了主位,面向而坐,其余诸官分别坐在他们的左右。
    坐在斛律羡身边的是文官,坐在高长恭身边的是武官。
    斛律羡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这些人,脸色多少有些复杂。
    「高...刺史。」
    战事结束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但是高长恭这些时日里一直都在忙着运输和清扫盗贼以及溃军乱兵,一直都没能进城跟斛律羡相见。
    两人再次相见,高长恭的脸上多少有些愧疚。
    他可是将这位将军折腾的不轻。
    他开口说道:「让将军坐镇后方,本来就已经很不妥,没成想又给将军引来这么多的麻烦。」
    高长恭所说的麻烦,并非是指战乱后的影响,而是指斛律羡承担的那些事,那些事本来都不该由他来作决断,以将军和外戚的身份来参与地方政务..:..容易被人所垢病,甚至可能引来灾祸。
    让高长恭不安的正是此事。
    斛律羡却不甚在意,他那粗犷的外表和内心之下,藏着一颗极为聪慧且谨慎的心。
    他当即开口说道:(「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我已经上书告知陛下,陛下也绝对不会在意。」
    「当下要解决的还是夏州的民生情况。」
    「此番战后,各地的情况已经极为恶劣了,灵州本身就不富裕,能维持军队已经艰苦,没有什么实力再来兼顾夏州。」
    「而夏州刚得,若是不尽快处置,可能会引起更大的民变。」
    其余官员们纷纷点头,都赞同解律羡的话。
    高以尔也区「主要还是缺粮。」
    「夏州官府的存粮就不多,需要延州方面的运输,先前敌人又动用了多次粮库,粮库断粮之后,又从民间征收了一次,加上战事的影响,才出现了粮荒。」
    「我听闻,先前斛律将军治理各地时,攻破寺庙和豪强,得了不少粮食,这些能缓解粮荒吗?」
    夏州官府穷,百姓穷,就他妈的寺庙和豪强是一点都不穷。
    斛律羡先前的行为,可是给粮库积累了不少好东西。
    斛律羡平静的说道:「是拿了不少东西,但是吏不足。」
    「户籍混乱,无法核实,无法授发,当下负责维持地方的不是临时提拔的周人,就是军中之吏。」
    「庙堂所委派的官员小吏,至少也要一个月才能赶到。」
    「那从灵州借调呢?」
    「春种大事,灵州本身的官吏才勉强够用,如何借调?」
    「那就加派军吏。」
    有军官当即开口说道:「战事刚刚结束,军更要负责的事情也有许多,
    况且,这些人更精于军中后勤事,这跟地方的事情应当是有差别吧?」
    高长恭严肃的说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种情况再继续了,先在受灾严重的地区设立临时救济吧,先保人不死,而后等官吏赴任再办其他。」
    众人便商谈起来,也不知过去了多久,有官员拿看记录下来的诸多命令,众人各自离开。
    高长恭和斛律羡却留在了这里。
    送走了众人,高长恭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些政务事,处理起来不比军事简单。
    战事结束之后,如姚雄,斛律光等其余地方的将军们已经离开了,只剩下他们俩原住民还留在此处。
    高长恭起身,再次对着斛律羡轻轻一拜。
    「这些时日里,当真是难为将军了。」
    这次的战事,大家可以说都捞到了极大的战功。
    斛律光又杀了一个国公,成为了汉国内唯一一个杀死了两个国公的记录开创者。
    而高延宗在名义上也是杀了一个国公。
    高长恭更不用说,击破尉迟迥,拿下夏州。
    大家都是战功赫赫,唯独这位留守后方,负责为众人接手烂摊子的斛律羡,这是真的什么都没捞到。
    没捞到也就算了,还无端的背上了一口大锅。
    他插手了夏州事务之后,夏州所爆发的粮荒,盗贼等等问题,都可能会变成他的过错斛律羡赶忙摇了摇头,示意高长恭坐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