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林泰来暴的雷太大,皇帝也一时也不知如何主张,下意识看向司礼监太监们。 太监们也很无语,他们原本以为,今天只是陪着皇帝开心一下就完事了。 不料献俘大典刚刚结束,皇帝还没从午门下去,突然就风云动荡。 虽然这是文臣内斗大乐子,但他们总要帮着皇帝参谋参谋。 对于皇帝的心态,他们也很明白,无非就两个词,“结果要好”以及“不能担责”。 于是司礼监太监张诚对林泰来问道:“你说的名单里,可有部院九卿的人物?” 林泰来便道:“九卿缺三,剩下的都没有被提名,当然不在名单上。” 而后张诚对万历皇帝说:“不妨将九卿也召上来,让大臣们在御前共同廷议!” 朝廷里词臣、大学士、吏部尚书之外的重大人事问题,程序上必须要经过外朝廷推才正宗。 如果由皇帝直接任命,或者由内阁推荐,叫内降和中旨,是大臣坚决反对的非法程序。 所以掌印太监张诚这建议的意思就是,林泰来闹腾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事问题,可以把外朝大臣叫上来一起扛雷。 免得皇帝和内阁大学士在这里商定了,外朝文官又要嚷嚷没经过廷议廷推,程序不对。 这个思路不错,万历皇帝便道:“甚合朕意!” 三辅王家屏说了句:“可否将部院堂官一起召上来?” 各部堂官除了尚书,还有侍郎,这意思是阁部院会议变成阁部院扩大会议。 众所周知,林泰来势力的顶尖战力和中低层战力都不错,只林泰来一人就兼了三四个中层官职。 但三、四品这个中高层级,却是林泰来势力最薄弱的环节。 听到王家屏这扩大会议的提议,林泰来不阴不阳的说: “好几位侍郎都在疑似奸臣名单上,三阁老想让他们上来,到底意欲何为?” 王家屏咬牙道:“他们不一定是奸臣。” 林泰来立刻对万历皇帝说:“王三.三阁老家屏这就是结党,公然在陛下面前结党。” 三,三你码比!王家屏气得不说话了。 对昔日老师的面子,万历皇帝还是要给的,决定说:“三三先生虽言之有理,但人多吵闹,让朕头疼,先让九卿上来。” 不知何时,内外都被林泰来传染的喜欢用数字来称呼阁老们了。 于是在午门外面等着吃瓜的百官,忽然又接到了旨意。 传吏部尚书王世贞、礼部尚书于慎行、兵部尚书王一鹗、刑部尚书孙丕扬、左都御史陆光祖、左通政徐申上楼! 大部分人等了半天,什么瓜也没吃着,就看着别人一个一个的上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