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帝王收集公司》


    第(3/3)页

    崔道述对庞旭说道:“已经到中午了,大家都饿了吧,你们去吃饭吧,我和那喆在这里有吃有喝的,你们不用管了。”

    庞旭有些狐疑,他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可见崔道述和那喆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

    庞旭带着几个护卫走了,那喆开口问道:“和尚,你是不是喝多了,满嘴胡咧咧呐?”

    和尚喝了一口酒,小声说道:“你们被我说中了吧?贫僧有必要胡说八道吗?”

    崔道述面色凝重的问道:“那你说我们是什么人?”

    和尚眼睛眯缝着,开口说道:“一个是从千年之后来的,一个是夺了别人的魂魄,和尚说的对不对?”

    崔道述和那喆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两人心跳加速,好像心脏随时要蹦出了嗓子眼。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和尚又喝了一口酒,抓了一块狗肉丢进嘴里,大嚼起来。

    树林里很安静,只听到树叶被风吹过时发出的沙沙响声。

    那喆和崔道述对视半晌,然后开口说道:

    “和尚,你是什么人,是这里的僧人吗?”

    和尚一边嚼着狗肉,一边含混不清的说道:“和尚法号泰钦,就住在清凉寺里面。你们两个不是什么千年老鬼,所以和尚也不怕你们。”

    崔道述突然间大叫一声:“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说出‘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和尚泰钦!”

    那喆急忙问道:“老七,你说什么呢?‘解铃还须系铃人’不是成语吗?跟这个邋遢和尚有什么关系?”

    崔道述说道:“三哥,我看过一些书籍,据书上记载,南唐时金陵清凉寺有一位泰钦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经常喝酒吃肉。而且终日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做,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文益禅师对他颇为器重。

    有一次,文益禅师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泰钦禅师刚巧走过来,文益大师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泰钦禅师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

    文益大师听后,认为泰钦颇能领悟佛教教义,便当众赞扬了他。 后来这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

    那喆好奇的问道:“你刚才说你的法号是‘泰钦’?”

    和尚一边嚼着狗肉,一边点点头。

    那喆又问:“‘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话,是你说的?”

    和尚点点头:“都是陈年旧事了,还提它做甚。”

    那喆乐了:“我说邋遢和尚啊,你肯定是千年狐仙转世对不对?要不然你是怎么看出我们兄弟的来历呢?”

    泰钦摇摇头,又灌了一大口酒,“两位,我可不是什么狐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僧人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