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咦? 统帅能力入门? 见状,贾琮不由大喜! 接下来,他正准备参军,从而获取军权。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努力刷兵法还有骑射武艺,最近也有长足进步。 没想到这会子竟然连统帅能力也刷新了出来。 这个能力,对他参军的筹划来说,还真是一项如虎添翼的能力。 如果能将这个能力刷到完美境界满经验的话—— 啧啧,到时候上了战场,真的不知道怎么输啊! 接下来,贾琮忍不住按照兵法上的军阵,开始操练起眼前这五十一人来。 不得不说,焦大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这才短短几天功夫,竟然将这五十一人,训练的有模有样。 当然了,也不过是徒有其表而已,毕竟时日太短,也不可能有惊人长进。 不过最起码,演练一些基础军阵,也是足够的了。 而殊不知,旁边的焦大,此时心里则是更加的惊喜。 三爷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是文曲星下凡。 焦大之所以叫三爷来给这些新瓜蛋子训话,其实只是想让三爷来收买一波人心罢了。 他断没料到,三爷竟然真的有统兵才能。 排兵布阵虽然还嫌稚嫩,但竟也有模有样。 若是稍加历练,必将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后,国公爷后续有人啊! 若是国公爷能见到这一幕,也必将能够含笑九泉了! 而贾琮,则是完全沉浸在刷经验的快乐之中。 统帅经验+1 统帅经验+1 统帅经验+1 用了一下午的功夫,他竟是刷出了十几个经验点来。 【统帅(入门):16/100】 嗯,不错,按照这个进度,只用七天功夫,就能够将统帅能力,刷到小成境界。 不过,等回到书房之后,贾琮就醒悟过来。 暗道今天自己还是过于孟浪了。 在家族之中,挑选出一些子弟出来,将他们送入军营之中。 本身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贾家本是将门之后,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军中,也还拥有着一定的人脉。 只不过,贾家子弟没有成器之人。 甚至连愿意参军之人都没有,军中的人脉,这些年,也白白消耗掉许多。 但是他作为状元郎,亲自训练族中子弟,就显得有些不正常了。 因为毕竟他现在是文官。 亲自训练族中子弟,咋地,你是想造反还是咋地? 嗯,以后要肝统帅经验的话,就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唯有徐徐图之了! …… 且说林如海那边,自从贾琮走后,他就开始书写奏折。 最后给永隆帝上了一封改制驿站的奏折。 永隆帝看了之后,也十分重视这件事情。 因为林如海的这份改制建议,十分巧妙。 操作得当的话,不说能省下驿站一年的开支,最起码能节省下几十万两银子是有的。 几十万两银子,对国库来说,也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节省下来这几十万两银子,就能在其他地方,做更多事情。 因此,永隆帝亲自将林如海叫进御书房中。 君臣经过一番商议之后。 最终永隆帝下旨,将驿站改制的事情,全权交由林如海进行负责。 驿站原本是由兵部车驾清吏司掌管,永隆帝的圣旨,引来了兵部的不满。 皇帝这一举动,岂不是剥夺兵部的权柄,交给了户部? 兵部尚书甚至找到永隆帝讨要说法。 而永隆帝给出的解释就是,驿站仍归兵部管理。 林如海只是负责驿站改制,以后让驿站自负盈亏而已。 若是兵部不满意,只要能够让驿站自负盈亏的话,永隆帝愿意将改制的事情,交由兵部自行处置。 不过以一年为期,一年之后,朝廷将不会再给驿站拨款。 最终,兵部尚书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让驿站自负盈亏的能力。 兵部尚书也深知,目前驿站虽然名义上还归兵部管理。 但是以后究竟还是不是,就难说的很了。 而接下来,林如海制订了一项详细的变革制度,在驿站层层下发了下去。 各级的驿站头目,看到这些变革制度之后,不由喜忧参半。 喜的自然是朝廷对驿站重视起来,制订了驿站的变革制度。 忧的也是这一点。 近些年来,国库日渐空虚,他们驿站,可是连饷银都经常拖欠。 说不得不知那一月,就真的完全发不出来了。 但是好歹也是有个盼头的。 但是如今改制之后,若是他们赚不到钱,怕是以后饷银,就真的没有了。 如今,他们也唯有祈祷林大人是个靠谱的,能够带着他们发家致富了。 所幸,他们还有一年的缓冲时间。 …… 很快,大夏月报第四期,如期推出。 这一次,贾琮直接命人印制了五万份。 当然了,这五万份,他只在京城留下了五千份而已。 其他四万五千份,则是被贾琮通过驿站,分发到了京城周围。 当然了,一开始的时候,贾琮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布局。 这可不是后世,有着快捷便利的运输能力。 大夏月报的推广,还是需要循序渐进才行。 不过好在,大夏月报本身就开始以京城为中心向四下流传开来。 且说京城百姓,因为大夏月报前两次增刊都是当街赠送的缘故。 因此他们下意识的认为,第四期的报刊,依然还会以赠送的方式进行。 然而不料,这第四期,竟然不再赠送,而是如同第三期那般,依然选择售卖的方式。 只是这一次,京城百姓,购买的就更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