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且表示,既然满清没有诚意,那便开战便是! 接下来,满清再次退步,表示只要大夏愿意割让代州、定州、易州三洲之地,双方就可以签署停战协议,两国永结同好。 而这一次,满清看似退步,实则和割让大夏割让整个江北,并没有太大区别。 燕云十六州,本身就是中原地区堤防草原游牧民族的屏障。 他们占据燕云十六州,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而代州、定州和易州三洲之地,正好填补了燕云十六州南面的空缺。 割让这三地之后,大夏北部,将再也无险可守。 因此,大夏再次拒绝。 然后,满清再次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让大夏割让代州,两国即可永结同好。 直到此时,满清才显露出了真正意图。 原来他们一直想要的,就是代州,前面两次提出的条件,只是狮子大开口而已。 代州对大夏来说,是一处极为紧要的位置。 因为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便在代州。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 爱国将领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 雁门关是燕云十六州之外的一道重要屏障,岂可拱手让人? 至此,永隆帝和寇相等人,也洞悉了满清的狼子野心。 知晓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和谈的打算。 不过,以秦相为首的保守派,则是觉得,满清一让再让,如今只是割让代州而已,并非不可谈。 若是割让一个代州就能换来和平的话,也未尝不可。 主战派和保守派在朝堂展开激烈交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最终,永隆帝一锤定音,拒绝割让代州,果断准备迎战。 接下来,永隆帝向代州增员了五万大军,以保代州和雁门关万无一失。 此时,贾琮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不过贾琮并不觉得满清会进攻代州。 代州有雁门关,雁门关地势雄奇险峻,易守难攻。 想要攻克雁门关,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满清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可以选择进攻的方位不要太多。 他们怎么可能会挑一个最难啃的地方来进攻呢? 只是,站在大夏的角度来说,代州和雁门关,位置至关重要,却也是不得不防。 两国局势不断恶化,消息开始传播到了民间。 京城百姓,无不惶恐不已,就连街上的气氛,都为之肃穆了几分。 一些世家豪门,富商、地主,已经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而对贾琮来说,则是他参军的机会即将到来。 最近这一段时间,贾琮也不用再遮遮掩掩,而是加大了肝属性的力度。 他的统帅能力,也在快速增长之中。 眼见着,再有一些时日,便能够肝到小成境界。 …… 九月初三日,满清大将图海,率两万正黄旗骑兵,八万蒙古军。 自蓟州出,杀向草谷县。 草谷县一万守军,尽管事先有所警惕。 但也断没料到,满清会从蓟州入侵。 准备不足之下,一万守军,几乎被屠杀殆尽,守将以身殉国。 草谷县被图海拿下。 并且图海不曾停歇,稍作整顿,继续南下,一路攻城掠寨,三日功夫,连下三城。 因为有了前面城池的预警,后面城池,加大了防护力度。 这才稍稍止住了满清进攻的步伐。 这些守军,一边组织人手尽力防守,一边忙发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求救。 接到军情之后,永隆帝不敢怠慢,忙任命一等伯牛继宗为平北大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蓟州而去。 务要抵挡住满清的攻击,并且夺回被满清夺去的城池。 至此,大战拉开帷幕。 京城诸多百姓,越加惊慌。 此时,贾琮猜测,牛继宗,怕是阻拦不住满清的进攻。 虽然牛继宗率领的兵力,比满清多出一半。 但是双方勇武,并非一半兵力所可弥补的。 牛继宗是善守之将,并不善攻。 若是给其一座坚城固守的话,牛继宗能够发挥出最大能力来。 然而这一次去,并非是单纯让其守城啊! 并且满清大军也十分狡猾,断不会让其老老实实待在城中固守。 因此,自己还是等牛继宗败上一两场再去参军比较好。 雪中送炭要好过锦上添花。 而在这段时间,贾琮还要针对八旗兵,做一些针对性布置。 八旗兵,绝非只有骑兵和骑射。 实际上,单纯的骑兵、骑射,并不难对付。 而八旗兵,其实是多兵种混合的军种。 有轻骑兵、重骑兵,还有重甲军,轻步兵等兵种。 明末徐光启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 可见八旗军的重甲军,也是他们十分倚重的兵种。 而他们的骑兵,通常只会用来袭扰,或是两军大战时,骚扰侧翼。 当然了,八旗最强悍的兵力,自然还是以骑兵为主。 而针对八旗军的作战手段,贾琮倒是可以提前做一番布置。 此时,贾琮的手工就派上了用场。 此时,他的手工经验,已经达到了完美境界。 这段时间,贾琮十分忙碌。 每日不是在肝经验,就是在手工制作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以后在战场上,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并且这些东西,也唯有他一个人能够制作出来。 也唯有他满经验的完美境界的手工技能,才能制造出来的。 因为忙碌,导致都冷落了妻妾丫鬟子。 这一日,贾琮又是忙碌一整日功夫。 晚上洗了澡,他去了林黛玉房间。 一阵雨水之欢之后,两人相拥而眠。 林黛玉轻声问道:“夫君,不知这些时日,你在忙碌些什么呢?可否有妾身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 听到林黛玉的话,贾琮心里有些愧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