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一直在等我?”徐长风惊讶道,古沐白比他早些出来,谁想他并没有走,而是一直在门外等候着。 他先是恭敬作揖,从怀里取出一个牌子,低声说,“这是我踏歌行的信物,日后你只要将这枚信物递给我踏歌行弟子一看,他们便会竭尽所能帮上你的忙。” 徐长风没有即刻伸手去接,而是静静地打量着古沐白。天上不会掉馅饼,踏歌行这么做,让他不由得起了一分警惕。包裹今天古沐白来到王府这事情,显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徐兄不必惊慌,这是我的师父韩先生亲自吩咐的事情,你若是不接受,我回去也不好像他交代。”古沐白笑着说。 “韩先生?”徐长风不敢相信,这韩先生几番帮着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国子监遇刺一案是一个巧合,那么如今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吧。 他犹豫了好一会,还是决定先收着。 这份心意他领了,但这一份人情他欠不欠,那还得另说。只要他不欠下这份人情,日后就算出了什么事情,也有个商量的余地。 自古人情债难还,欠的人情越多,要还的也就越多。 “徐兄一会要去哪儿?需要我安排马车送你过去吗?”古沐白见徐长风收下信物,欢喜的问道。 徐长风摇了摇头,“我去一趟鱼市,就不劳烦沐白兄了。” “巧了!”古沐白一听,双眸不禁一亮,“我也正打算去鱼市,到码头乘船会回师门一趟,既然如此,我们正好一路同行。” 徐长风没有回绝,点了点头。 这扬州和长安比起来,少了许多皇城威严之色,无处不弥漫着江南特有的气息,这倒是给徐长风一种舒畅的感觉。长安虽好,却活的很不自在。 或许日后他了结了心愿,也会回到扬州,找一间静谧的小屋住下,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所谓的鱼市,不过就只是在港口上搭建起的几个小摊点,那些打鱼回来的船只一靠岸,便可将新鲜的活鱼搬下来出售,这也省去了不少心思。若是在长安,是不可能吃到这般新鲜的海鱼。徐长风今日来鱼市,就是为了帮苏永邱带两条鲜鱼回去。 此时在扬州码头一艘货船之上,扬州府三名官员正在检查着入港船只。为首的官员身穿蓝袍官服,身上挎着一柄长剑,在船舱与甲板之上不断行走。这是一艘运输大米的船只,船舱里堆积着满仓的大米箱子。在他身后,跟随着的是这艘船的船主,长着一脸憨厚模样,像是个中肯的老实人。 “头儿,都检查过了,船舱里没问题。” 此时,另外两名官员也回来找到这身着蓝袍官服的男子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