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翊笑了起来,见她精神好了些,自从知道他的身份后,小姑娘对他一直都是很淡漠,在他面前也有些拘谨。 这会水润润的眼瞪向他,才恢复了之前的一些样子。 “那就好了,只要你开开心心的,就没什么别的可说了。”他柔声的安抚姜璇。 “你好好的把病养好,接下来我先不过来,常远留下可好?” 姜璇摇头,“不要,你答应我暗卫也撤了的。不能说话不算话。” “你已经骗了我,你是个大骗子,可不能再言而无信。” 他今日来的这样快,定然是暗卫还在她身边。 林翊失笑,声音柔和,宠溺,“好,答应你,你不要胡思乱想,好好的将身子养好,行吗?” 这样的阿璇,让他啼笑皆非。 不过她这一病,他也吓到了,就想着她好起来,哪里管她那些要求呢? 姜璇见他应了,顿时高兴起来。只要他把暗卫给撤了,她当然什么都答应。 平时不容易得病的人一旦得了病,比时不时病一回的就严重多了。这一道理在姜璇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直折腾了大半个月,姜璇才慢慢的好起来。 期间崔大夫人,陈娇,以及姜家走的近的亲戚都来探望了一回。 见她烧的面无血色,嘴唇干裂的可怜样,据说这还是好一些的模样,不免唏嘘关切。 年就在姜璇的病中过去了。 林翊也果真没有再来姜家,但时不时的派人送东西过来,好玩的,好吃的,好用的。 就连太后以及皇后都赏了东西下来。 三太太自然是时常过来的,这天又带着姜苒一起过来,笑着跟姜璇说, “……以前三婶不懂事,说话直了些,做事也毛糙了些……” 三太太说这些的时候,眼皮直跳,原先以为大伯是死定了,就没收敛过,现在想想之前自己做的那些事,她也觉得老脸一红,臊的慌。 她扭了扭帕子,“璇姐儿,你也知道,你三婶就这样的脾气,心眼不坏。 但苒姐儿是好的,虽然和你有些小摩擦,但也都是以你马首是瞻。” 她拉过姜璇的手,“三婶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以后都是我的错。” “苒姐儿你可不能不管啊。” 姜璇原先不和她计较,现在自然也不会和她计较,而且,她这样低声下气的,更多的是为了姜苒。 姜苒虽然是庶女,可三太太确实是把她当亲女看待。 就冲这个,她虽然糊涂,她也不怪她。 不过,看众人的样子,似乎她和林翊的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一样。 她心里苦笑。 “三婶,我自然不怪你的。” 三太太神色松了下来。 她还想再说什么,碧云挑帘进来,“三太太,二太太那边找您,说是要商量什么事情。” 三太太听了,站了起来,朝姜璇道,“大约是说你亲事的事情,三婶去去就来,苒姐儿,你在这里陪你大姐。” 姜苒无奈的看着姜璇,笑了笑。 一直出了元宵,姜璇才彻底的好起来。 因为当时说了要去普济庵,等到天气晴好后,姜璇再次提出要去普济庵,姜崇安排了人手,护送她去了普济庵。 姜崇是不想她去普济庵的,毕竟那里关着许氏,一想到许氏,想到许家,姜崇就是一肚子的气。 只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许家如今和姜家,那就是你死我活的状态。 到了普济庵,姜璇才知道,那两个婆子确实是生病了,而且,还是被姜珠儿给捅伤的。 自从上次在宫里出丑,腿也断了,又被许老夫人扔回普济庵后。 姜珠儿仿佛疯了一般。 她的脾气开始时好时坏,开始的时候,许氏还能压制的住,到了后头,就是许氏都压制不住了。 两个婆子是姜崇派去看着母女俩的,对母女俩的态度自然不是太好。 那天姜珠儿指使两个婆子做事,被两人冷嘲热讽的说了两句,她竟顺手拿起剪子把两个婆子给伤了。 两个婆子也就算了,就连许氏,姜珠儿也仿佛不认识一般,差点给捅伤。 幸好二太太派了人去普济庵,这才请了大夫给两个婆子诊治。 姜珠儿清醒过后,对自己做的事情一点也不知情。 反而说是两个婆子污蔑她。 其中一个婆子的伤要轻些,养了段时间,已经能下地了。 见到姜璇,她两手微颤,一头磕在姜璇脚前的石砖上,“姑娘……老奴……” “老奴该死,甘愿领罪。” 姜璇看着她,“现在不是问你罪的时候,是问你那天发生什么事情。” “你不能说么?” 婆子垂着头,浑身颤抖。 姜璇示意碧云去边上看看,确定没人后,她才道,“我相信父亲当初派你们俩过来,是有原因的。 靠不住与有背叛潜质的人他不会用。 府里其他的人不说,他身边的人,还有我和大哥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情况。 你开始还有消息送回去,到了后来,渐渐的没了。 如果父亲相信的人当真出现了背叛的情况。 我相信这一定是有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在作祟。 你虽然不是死士,可是你有家人孩子在府里。 能让你们这样连孩子都豁出去了,那么,必然是有大问题。” “嬷嬷,你说说看,我说的对不对?” 那婆子脸色刷白,再次跪倒在姜璇的面前, “老奴该死……但老奴和周姐姐绝非有意的……” 姜璇眸色沉沉地看着婆子,“认错与后悔的话都不用说了,你只要告诉我发生什么事就够了。” 婆子跪在地上,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缓缓的说起来了。 根据婆子说的,许氏自从到了庵里后,每日无事可做,真的让她诵读经书也做不到。 本来来庵堂就是让她静心的,但好似恰恰相反,她的情绪越发暴躁,虽然成了哑巴,不能说话,但也不妨碍她摔摔打打的,有时候又呕吐腹泻,情绪崩溃。 开始姜珠儿还会开导她,到了后来,姜珠儿也离的远远地。 两个婆子轮班的跟着许氏,开始确实没有什么状况。 后来,许氏在庵里散步的时候,碰到一个从前的闺中好友,那以后,她就时常能碰到认识的人。 但因为两个婆子是她去哪里,都跟着,很少让她和那些认识的人单独在一起。 这让许氏很生气,不让她和那些人独处,那些人就时常写信给许氏。 这些婆子开始都禀报给了姜崇。 通信没多久,许氏竟然专心礼佛了,说要为自己从前做的事情悔过。 她把自己的房间布置起来,窗户紧闭,不肯打开,里头放着一尊天尊像,一张供桌,几样贡品,香烛,法器和一个蒲团,一张小榻。 她好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乱发脾气,摔打东西,念经文的时候也不许人跟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