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戏曲综艺的筹备-《环球挖宝》
第(2/3)页
庐剧在20世纪50~80年代非常红火,但80年代后期,由于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全省的专业庐剧团锐减,到2015年为止,仅存十余家,情势不容乐观。
但另一方面,民间庐剧职业剧团的私营班社发展红火,活跃在流行区的有两百多个。
其中很多是依靠新兴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火的。
事实上,很多地方戏剧、地方文艺,都以这种形式,在不依靠zf扶持的情况下,焕发了第二春。
主要是在快手这样的下沉短视频平台上。
广东尤其是潮汕地区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种传统舞蹈:“英歌”。(不知道的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搜,很好看的)
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东的潮汕地区(汕头、揭阳、潮州、汕尾),随着华人的脚步,扩散到了中国香港乃至泰国等地区。
内容主要是《水浒传》里的一些情节,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源溯明代。
潮汕乡族们组成一个个队伍,化妆为水浒好汉的模样。
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招摇过市。
非常有激情,也极具韵律和美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