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想染指军队?-《匈奴皇帝》


    第(2/3)页

    杨修默然,心中暗思,刘瑞说得这两位,可不是那么好拉拢的。至少仅凭一杨奉的关系,是不会将这两个掌兵的将军拉到阵营中。

    但见刘瑞面上带着的期待,不忍打击。想了想,拱手道:“大夏的军队,不外中外军。中军镇守关中三辅,爵臣重将甚多,且多受陛下亲自过问,殿下实不好插手。”

    听杨修这么一说,刘瑞表情又是一凝,这真没什么事是容易做的。

    “孤确有意于军队!”刘瑞单手支在案上,偏头看向二臣:“当从何处着手?”

    “边军?”杨修正欲出言,便闻刘瑞的自问自答。

    “没错!”杨修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这几年,北方休战,大夏休养生息,国力恢复不少。关中四境,东与赵魏相持,不可骤图。南面益州,蜀道途险,若无良机,南下艰难。唯有这凉州,正是用兵之时,以大夏之强盛,却放任韩遂此人割据这么多年!”

    “以陛下之雄才,绝不会允许西面有这么颗隐患存在。当年三国伐夏,其就于凉州生事!”种邵这个时候也抚须道。

    “孤择日便上表,推动西进平凉!”刘瑞满脸的坚定。

    尔后面上又露疑虑:“这平凉事,想要用武于西面,需将才统军。然孤手中实无人可用,难道要派李、王二人?抑或杨奉?”说着刘瑞自己都摇了摇头。

    “殿下,臣有二人可供参考!”种邵淡定抚须看向刘瑞。

    “请申甫公直言!”刘瑞有点期待。

    “裨将皇甫郴、皇甫郦兄弟!”

    刘瑞眼神一亮:“是皇甫义真公的族人?”

    哪怕皇甫嵩病故多年,刘瑞对这个在前汉末期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将,也有有所耳闻的。

    点了点头,种邵缓缓道来:“此二人皆出身将门世家,尤其是皇甫郦,历经沙场,早年曾跟随皇甫义真东征西讨。只是臣服大夏的这些年来,无上升途径,到如今也不过空挂着裨将之职。殿下若能得此二人相助,必可于;凉州用武经营。”

    “抽个时间,劳烦申甫公带二将来太子宫,让孤见见!”刘瑞的表情告诉种邵,他动心了。

    “诺!”

    三人热情高涨地议着如何插手大夏的军队,却不知,这是如何犯忌的事?

    ......

    从多年前起,大夏帝宫中的照明工具早已由蜡烛替代油灯。刘渊尤爱剪烛,或许是觉得此举极有意境,很有逼格。

    眼前是三根粗厚的燃烧着的红烛,火苗不断地窜动,手里拿着一把精致的小剪子,烛心稍长,刘渊便动手剪之,处理地极为熟练。

    表情上却满是思索之意,待烛火变得更加明亮,刘渊出声问道:“曹操要伐赵?”

    语气中透着点怀疑。

    身旁站着几人,中书令王柔,侍中李儒、贾诩,尚书右丞王泽,兵部尚书卫王刘仇,还有主管兵部军情司的丘林厥。

    闻刘渊发问,丘林厥立刻禀道:“回陛下,已经确定了,魏王曹操于睢阳聚精兵四万,兖、徐二州亦有兵马北调的迹象,洛阳的曹仁亦加强了河南之防御!”

    刘渊眼中疑色更甚,沉吟片刻,问道:“袁赵那边什么反应?”

    “闻南面动静,赵帝盛怒,命建威将军颜良统军一万,进驻黎阳,以监视魏军!”

    “有问题!”刘渊给出一句评语。

    “赵魏这两年虽然有所龃龉,但远不至如此大动干戈的地步。就两岁相交之际,双方于青徐的摩擦,明显都是有所克制的。以魏王曹操的精明,怎么会贸然大举北伐?实在令人费解!”李儒一边思考着,一边发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