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朕希望王上可以接受大巽的增援,自然朕这么做也是不希望南璃亡国给大巽带来的种种后果,同样,朕也希望能有一个冰释前嫌的机会。” 南璃王忽然沉下了脸色:“皇上这番话的确让人很难不心动,只是冰释前嫌……皇上是想将当初的事情当作儿戏一场翻篇吗?” 气氛陡然降下,很显然当初的事情仍然是南璃王心中的一个疙瘩,也是许许多多南璃人心中的痛楚,并不是能这么轻易消除掉的。 “当初作恶之人已经被朕尽数斩首。”与南璃的战争发生在先帝在位的时候,秦致逸并不清楚当初战争的原委,只知道孙家作风恶劣,才是真正给无辜百姓带去阴霾的罪魁祸首,“朕也无意与南璃开战,也希望两国之间不再有这么大的恶意,何况眼下有外敌虎视眈眈,摒弃前嫌对两国都有益处,还希望王上考虑一下。” 虽然不是为了南璃,但秦致逸的确看不惯孙家的作为与恶行,除掉这种祸害是必行之事。 “当年,你大巽探子假冒南璃人,在边境引发动乱,得到边境一个部落的信任之后假借部落之长的名义下令攻打大巽,一出自导自演给足了你们正大光明打进来的理由,就算你如今这么说,当年近乎三分之一的南璃人也回不来了!” 倒也是跟他们来的路上猜想的差不多,大巽广为流传的大多是南璃的负面话语,可他们真正接触下来却不觉得南璃人有这么坏,有那么多野心对大国动手意图开疆扩土。 而战争结束之后,南璃臣服,惨死这么多人,又怎么会不恨大巽?正好也给大巽人坐实了南璃人仇恨大巽的形象。 人命是没有办法补偿的。 秦致逸明白这个道理,便也没有再执着于这件事:“那么朕希望这次王上能接受大巽的好意,请让大巽帮南璃度过这次难关,算作朕替先帝做下的恶果的一些补偿。” “皇上的好心我心领了。”可南璃王并不愿意接受这一切,当年的事情永远是南璃人心中的噩梦,何况他如何相信秦致逸空口白牙的话,大巽的大军从南璃过境,是否还会发生当年的事情? 秦致逸就算斩了作恶多端的孙家人,可孙家几十万大军他真的能舍得?更不要说解决庆仓之后,是否大巽还会趁机倒打一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