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七章 大观智能-《碎片都市》
第(2/3)页
很快徐然收到了一份电子文档,里面全部都是有关于怡观公司的资料。
关于怡观集团前身是怎么来的,徐然已经知道了一些,他重点了解的是怡观公司旗下的那家人工智能公司的详细的情况。
这家公司名叫大观智能,曾是在当年互联网泡沫后收购了几家it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后建立的,同时还吸收了几位科研部门的博士加盟,确实有着较强的研发实力。
这家公司前期的主要业务是为一些研究机构和科研部门提供人工智能设计与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为各省地市的研究所之类的科研单位服务的,其中包括计算机产品与网络产品的销售。
这家公司的发迹壮大是在王虹英嫁给了章业军之后,那时候全国信息化建设开始加速,他们也接到了来自军方的项目订单,为军方提供智能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从那开始一举做大,达到上亿规模。
大观智能公司的这些背景与起家史,其中还离不开怡观公司在人脉和资金力量上的大力扶持。
毕竟怡观公司起先就是做一些与航天工业有关的器械和配件,还有一些重工器械部件产品起家,他们从事信息化产业也是看出这个行业的前景才投资的,能够做大,也离不开他们身后的那些背景力量。
不过,徐然在看这个公司的资料时,最令徐然看重的还是这家公司的渠道关系。
他们以前发展的客户都来自全国各省份的科研单位与大型国企的研发部门,积累下来的渠道人脉关系相当的雄厚。
因而他们想要获得科研方面的人才,也比其它人更容易许多,这才有了这家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的底蕴。
他们投资大观智能也同样如此,他们在发展壮大时期,可是挖掘了不少计算机行业技术实力雄厚的科研人才。
再加上与军方合作时期,也吸收了几位院士级别的大牛做研发团队的顾问,就让这大观智能的底蕴更加深厚。
下面有大观智能公司目前在职的研发人员的名单。
当徐然简单地看过那份名单之后,不得不说这些高端技术人才带给他的吸引力何其的强烈。
怪不得吴辉酸溜溜地跟徐然讲他运气太好了。
大观智能的这些技术研发人才,连吴辉都垂涎三尺不是没有缘由的,这些人无论哪一个扔到那些互联网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妥妥的都是主力啊。
更主要的是,徐然发现这些研发团队之中,有几位还从事过航天科技智能信息化平台搭建应用,以及火箭发射信息通讯与人工智能控制平台的信息化研发设计人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