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这里面的礼节,李道宗很可能会跟吐蕃人站在一起,这就麻烦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李承乾略微沉吟,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新年康健,福寿绵延。”吐蕃国使禄东赞,礼部尚书李道宗,宗正寺卿窦诞,太常寺卿庾俭,鸿胪寺少卿宇文崇嗣,齐齐拱手。 一旁,于志宁,张玄素,李百药,孔颖达,长孙祥,令狐德棻,萧钧等人站在左侧。 “平身,都请坐吧。”李承乾温和的点点头。 “谢殿下。”众人齐齐拱手。 随后,李道宗毫不客气的坐在了左侧上首,李承乾微微点头。 李道宗是李承乾的堂叔,还是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还是礼部尚书,如果没有李承乾,他才是在这件事情当中话语权最大的,甚至前世也是因为他,大唐赐于吐蕃的嫁妆,才会那么丰厚。 东宫诸臣很快坐在了李道宗的身后。 禄东赞坐在李承乾的右侧上首,其他人坐在禄东赞的后面。 李承乾神色逐渐平静下来,然后看向禄东赞,问道:“国使,皇帝已经下旨,正月十六,皇妹文成从长安出发,那么吐蕃赞普,能在同日从逻些出发吗?” 逻些,吐蕃国都,李承乾轻松的就说出来这个名字,禄东赞的心里不由得微微一沉。 “可以,正月初一,外臣便已经飞书传信回逻些,不管如何,正月十六日,赞普必定从逻些出发。”禄东赞神色肃然的点头。 从逻些出发,只要出了逻些城,基本也都算。 甚至于吐蕃人只要在文书上说松赞干布正月十六日离了逻些,便不会有人再多说什么。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道:“正月十六日,皇妹从长安出发,赞普从逻些出发,那么赞普究竟可以在什么地方迎接皇妹?” 禄东赞沉思道:“通天河北岸如何?” 李承乾神色冷漠的摇头:“不行,太远。” “苏毗是吐蕃的属国,所以赞普最多可以抵达通天河南岸,而通天河宽阔险峻,赞普能抵北岸,已经是千难万难了。”说到这里,禄东赞无奈的看向李承乾,说道:“更何况,殿下,南边的党项诸地,是大唐的州郡。” “那么大唐在通天河北岸,专立一州,以送公主嫁入吐蕃如何?”李承乾转身看向李道宗,说道:“取名昌州如何,光明美好曰昌,国势繁盛曰昌,子嗣繁茂曰昌,王叔以为如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