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父皇一两年来就要东征高句丽,到时候,必然会有相当的一次人事调证,于公,刘公都会在那个时候,迎来机会,但前提是这一年,门下省诸事要做的漂亮,不要出差错,如此……”李承乾停顿了下来。 于志宁缓缓的点头道:“如此,臣就有机会了。” “诸卿这一年都努力一些,说不定谁就有机会更进一步。”李承乾笑着看向群臣,群臣立刻笑着拱手道:“喏!” 李承乾一句话开解之后,东宫的气氛顿时放松了下来。 李承乾转身看向于志宁,继续说道:“如今在门下省,刘公为宰相,于公仅在刘公之下,实际上除了无法出入政事堂以外,于公依旧是门下省的第二人,是不是宰相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于志宁点点头,这一点他知道。 突然,于志宁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若是有人空降侍中……” “别人能够空降侍中,自然也能空降中书令,而且就算是他人空降侍中了,到时候,于公调任中书省便是,相信那时候,尚书省的调动也就结束了。”李承乾这一句话透露的消息很多。 中书令杨师道有机会调任尚书左右仆射,岑文本有机会任中书令,自然于志宁可以调任中书省,以中书侍郎,参知政事。 那个空降侍中的人,很有可能是侯君集。 这就是于志宁问的。 但李承乾没有告诉他,侯君集不可能成为宰相。 …… 迷迷糊糊之中,李承乾睁开了眼睛。 熟悉的香味传来,是苏淑躺在身边。 她睡的很沉。 今日正旦大朝之后的宴席,李承乾身为太子,几乎五品以上的官员敬了个遍。 但今日,没有几个人的心思在酒宴之中。 李承乾相信,李泰也是一样。 房玄龄不再是尚书左仆射,而是做了司空,他也需要衡量这件事情对他的计划的影响。 另外还有侯君集。 李承乾悄悄的起身,走到殿中的桌案之前。 从墙上取下黑鞘长剑放在了桌案上。 没有人知道,空出来的尚书左仆射将来依旧会是房玄龄,空出来的尚书右仆射,也依旧会是高士廉。 他们重新回任。 只不过前一世,是在李承乾谋反失败之后。 这一世,应该是会在李泰谋反失败之后。 李承乾有种感觉,皇帝此番布局,恐怕就是为了应对李泰的谋反。 “呛”到一声轻响,长剑出鞘。 冷冽的剑光映入李承乾的眼中,同时明亮的剑身也倒映出他平静的面容。 李泰,侯君集,这一次,都在皇帝的布局算计当中。 当然,还有房玄龄。 贞观十七年啊,他上一世就是在今年三月被废了,如今不过区区两月而已。 这一次,李泰又将如何呢? 李承乾右手一甩,剑刃瞬间前刺。 刺破虚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