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冬日暖阳,旌旗招展。 “驾!”李世民一身红衣金甲,腰挎长剑,面色冷漠的催着马匹朝远处的行宫而去。 长孙无忌,李大亮,褚遂良,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还有更多的卫士紧跟在后。 无数的金吾士卒站立两侧长道之上,远远的看着皇帝骑马而至,然后敬畏的低头。 前方已到幽州行宫,李世民翻身下马,径直朝殿中而去。 大殿之中,听到皇帝回宫,刘洎,岑文本,李道宗等人,快速上前迎接,拱手道:“陛下!” 皇帝直接摆手,众人退开,两侧的内侍上前,帮助皇帝褪下战甲。 李世民脱下战甲之后,直接走到主榻上坐下。 群臣分文武各站两侧。 皇帝平静的点头道:“军中将士轮流前往营州军中适应天气和环境,兵部职方司派人迅速勘定过河之处,朕要一过河,就立刻切断高丽辽南辽北的联系。” “喏!”长孙无忌和李积站出,齐齐拱手。 李世民抬起头,目光看向殿外,开口道:“马上就要年底了,六万大军大年三十那日,酒肉管够,户部和鸿胪寺要协调到位。” “是!”唐俭和宇文崇嗣跟着站出,拱手领命。 “诸卿,明年就要开战了,过完这个年,做好一切开战准备,然后……”李世民的眼神冷冽起来,用的说道:“朕要杀穿整个高句丽。” “喏!”群臣全部躬身拱手。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内侍监张阿难快步从殿中走出,从殿门口接过奏本,然后才快速的回到殿中,然后将奏本递给皇帝。 李世民接过奏本,看向群臣,笑笑说道:“太子在长安,每五日就送来一本奏本,细述长安之事,朕都有些烦了。” 殿中群臣眼神惊讶的同时,脸上有些勉强的笑笑,心中却是感到无比的震惊。 太子每五日送来一本奏本,这事怎么之前从来没有听人说过呢。 李世民打开奏本,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抬头道:“诸卿,谁知道宁都县令古浩这个人?” 群臣当中相互面面相觑,最后,脸色思索的吏部侍郎薛元敬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有一点印象,古浩应当是贞观七年进士,外放洪州地方做县尉,听陛下所言,如今应该是调任虔州宁都县令了。” 吏部尚书管天下刺史任命之事,吏部侍郎管天下州郡长史司马参军事,吏部郎中管天下县令任命之事,吏部员外郎管天下县丞县尉之事。 今日吏部郎中无人在此。 薛元敬这个刚刚任吏部侍郎没有一年的前国子监司业,足够称职。 皇帝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太子考核江南诸官,查阅至宁都县令古浩,其人任宁都县令三年,三年内,宁都人丁从两千五百户,升至四千户,每年税粮稳定增长一成,太子建言,调宁都县令古浩为虔州户曹参军。” 李世民看着薛元敬问道:“薛卿,你是吏部侍郎,按照吏部规制,该当如何?” “陛下,按吏部规制,应当升任本州参军,或京畿县令。”薛元敬躬身拱手。 “便按太子说的办吧。”李世民点点头。 “喏!”群臣齐齐拱手,眼神中微微闪过一丝凝重,皇帝没有否定,也没有额外提高,只是正常的同意了太子的人事建议。 这说明,这些不是特擢,是最正常的人事任命。 这便等于太子将一只手插进了吏部当中,而皇帝乐见其成。 “好了,今日便如此吧,诸卿都去休息吧,明日继续陪朕巡视四方。”皇帝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说道:“无忌留下。” “是!”长孙无忌微微拱手。 群臣齐齐躬身道:“臣等告退!” …… 等到群臣退下之后,李世民这才看向长孙无忌,说道:“坐吧。” “谢陛下!”长孙无忌躬身,然后在皇帝左侧跽坐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