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承乾从袖中掏出奏本,递给张阿难,沉声说道:“这两年间,吏部官员调动,户部累收赋税,刑部处理案件,兵部征调兵员,工部生产军械,还有礼部册封侯以下爵位,诸般记录都在此处了。” 稍微停顿,看着皇帝在翻阅奏本,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拱手道:“好在明年没有战事,朝中各部总算是能够彻底的缓口气,这两年间天下安定,儿臣总算没有辜负父皇所托。” 李世民稍微翻阅了一下奏本,里面每一样的数据都很详细。 尤其是户部,这两年攻伐高句丽,朝中的消耗很大。 当然,朝廷夺回了辽东,虽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投入,但大量的黄金和珍宝却是能直接变现的。 另外还有大量的矿产,药材,木材等等,稍微采伐,也是能够弥补。 战事大体上是亏的,但亏不是很多,等上两年,辽东的赋税上缴,朝廷便能缓过来。 至于常年累月下来后面的,那就是纯赚了。 实际上就是消化。 消化辽东。 但不管怎样,李承乾监国两年,基本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在这本奏本当中写就。 皇帝只需要根据这本奏本,然后让手下六部官员一一审核,就能够彻底弄清楚李承乾做的事情,然后所有一切全部重新接管。 皇帝的目光落在奏本最后,眉头不由得轻轻皱起。 “最后还有三件事情,儿臣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这三件事情也很重要。”李承乾拱手,神色认真的说道:“第一件事,是玄奘法师归唐之事,佛门,还有天下无数信众,都在关注此事。” 李世民点点头,北方倒也还好,除了洛阳,其他地方佛门信众不多,但是在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可不是一句空话。 “玄奘如今在做什么?”皇帝微微抬头。 李承乾拱手说道:“在编写西行记,偶尔也有佛门僧侣拜访,儿臣没有阻止,这样他编写西行记的时间会长一些,将来遍传佛法可能就会晚一些,道门方面对此也比较安心。” 殿中群臣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承乾,李承乾竟然直接将其中的事情完全的说了出来。 “玄奘为人如何?” “为人低调,有智慧,目光敏锐。”李承乾神色认真的拱手。 “太子评价很高啊!”李世民惊讶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不过想起之前李承乾说的话,他顿时就明白,李承乾对于玄奘更多的是忌惮。 “儿臣稍微看过西行记,写的很详实。”李承乾拱手,说道:“从安西,龟兹,碎叶,白水,西突厥,康国,石国,葱岭,吐火罗,便到了北天竺,天竺虽大,但如今散落为数十诸侯国,便如春秋之时一般。” “春秋。”李世民敏锐的把握住了李承乾特意用的两个字。 春秋不是战国。 这意味天竺内部虽然有矛盾纠纷,甚至是战争,但是却并不激烈。 “天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虽然离大唐很远,但是中间真正需要在意的不过是吐火罗和西突厥而已,接触不难。”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世民说道:“真正的麻烦在吐蕃,吐蕃就在天竺北部的高原上,又因为前几年松赞娶了尼波罗公主为妃,触角通过尼波罗已经伸入天竺。” 皇帝眉头一挑,抬手道:“你继续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