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极殿中,群臣各列班列之中。 李承乾站在丹陛三阶之上,神色平静的持笏肃立,但微微闪烁的眼神,昭示着他的不平静。 李治站在他两阶之下。 相比于李承乾,李治的表现要更加明显。 双手紧握笏板,牙齿紧咬,脸色苍白。 今天这一切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先是迁任他为荆州牧,然后封李象为皇太孙,李厥为恒山郡王,最后皇帝调李义府为太子舍人。 尤其是最后,皇帝调李义府为太子舍人。 这一点是李治最难接受。 李义府是他的晋王掾,但是在半个月之前,李义府还狠狠的捅了他一刀。 但没事,李治知道,那一切都是皇帝的安排。 便是李义府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甚至李治还在想,李义府弹劾了刘洎,宇文节,事实俱在,皇帝处置果断,那么接下来,毫无疑问,李义府应该升官。 或者是中书舍人,或者是给事中,甚至是御史中,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义府会调任太子舍人。 这等于直接将他李治的脸,按在地上使劲的摩擦,摩擦,然后又狠狠的踩上一脚。 李承乾神色平静。 如今便是他也看出来了。 这一切,皇帝在定州的时候,就已经全部都谋划好了。 将李治从并州牧,调任荆州牧。 然后将李义府这员晋王府的大将调离晋王府,调入东宫。 同时,在李义府临走之前,还狠狠的用李治的名义,弹劾了刘洎,褚遂良和宇文节。 导致刘洎自杀,宇文节被处斩,而褚遂良被朝臣疏离的根本原因,便是他在河北的谋算。 李义府将弹劾的锅甩给了李治,而他自己则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调入了东宫。 与此同时,皇帝还封李象为皇太孙,彻底的毁掉了李治争储的希望。 是的,彻底的毁掉了。 皇帝的意思很清楚,即便是李承乾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为太子了,那么也还有李象在。 李治继承皇位的次序,还要在李象之后。 这便是皇帝对他在河北对太子下手的惩罚。 李治,现在怕是死的心都有了。 …… 李承乾心中微微摇头。 李治和朝中群臣一样,对皇太孙太看重了。 前世时,皇帝说过要立李象为皇太孙,但可惜不等他封赏,李承乾谋反的事情就已经暴露了。 大唐第一位皇太孙,还是李治的孙子李重照。 李显的儿子。 可惜,即便是李显后来登基为帝,李重照成了太子,但武媚娘也还不是说废就废掉了。 所以,所谓的皇太孙,不过是个小号的太子罢了,用来收拢人心可以,但是想要拿他来一锤定音,很难。 甚至他的父皇这种权谋老手,谁知道他究竟会拿李象这个皇太孙做什么。 不过不管怎样,皇太孙这件事情,终究还是李承乾得到了便宜最大。 李承乾平静的看向大殿之中。 正旦大朝还在继续。 天下各州刺史惯例递送新年贺表和贡品祥瑞。 四方诸夷献贺礼。 恭贺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新年安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