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腊月二十三那日,监察御史杨正弹劾太子荒淫,稚奴总是觉得其中有些不对,但哪里不对却总想不明白。” “殿下敏锐!”长孙无忌微微眯眼,然后感慨一声,说道:“那日之事,的确是太子故意设计的,臣看的出来,陛下也看的出来。” “皇兄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李治忍不住的追问,然而他一点也没有察觉到,长孙无忌的自称,从舅舅变成了臣。 “杨正。”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杨正为人资质普通,但好在用心慎善,虽然地方处政经常适得其反,但陛下和臣还是很重视他的,所以将他调入长安任侍御史,让他养老。” “养老!”李治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不错。”长孙无忌点头,说道:“朝中监察御史,多为三十岁上下的年轻官员,而杨正是年纪最大的,然而,那一日,太子轻轻设计,他就出错了。” “出错了!” “太子的意思很明白,也很直接,人老了就要服老,不然真要是出了大错,就后悔莫及了。”长孙无忌神色淡然。 “父皇?舅舅?”李治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 “是的。”长孙无忌点头,平静的说道:“太子就是这个意思,臣和陛下都老了,老了就容易犯错,若是都不服老,将来治理天下出了大错怎么办?” 李治的神色更加惊讶:“皇兄那么说,舅舅你竟然就这么接受了。” “人都在变老,不管是陛下还是臣都是如此,这是天道之理,是无法避免的。”长孙无忌看向李治,摇摇头,说道:“况且就算是老了又怎样,年轻的一辈,想要做到替换臣的地步,起码需要十年。” 李治微微一愣,随即缓缓的点头。 现在的年轻一辈,最出色的,无过于故郯国公张公谨的长子户部侍郎张大象。 这一位是朝中年轻一辈最有机会成为宰相的。 然而即便是张大象,想要从户部侍郎升为户部尚书,起码需要五年的时间,这还是他立下大功的时候,而想要做宰相他需要立下更大的功劳,又得是五年。 这中间不能一点错误,不能调到地方历练,不然起码还要耽搁十年的时间。 一来一去二十年过去了。 “况且,就算是有人能够替代臣,又会是什么人呢。”长孙无忌看了李治一眼,淡淡的说道:“长瑞如今已经是太子家令,而大郎,已经是秘书监。” 李治明白了,如果以长孙无忌大唐以关中而治天下的说法,那么将来顶替他们的必然是他们的子侄一辈,和他们自己又有什么区别。 “至于陛下!”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说道:“陛下的身体没有那么好,如今的情况,最多支持半年,就要放下政事到山中休想,到之后天下治理就是太子的事情了,然后再过半年,陛下再回来……” “所以,那日的那件事情,其实是父皇和皇兄在达成默契,日后父皇和皇兄各掌天下半年。”李治面色淡漠,随即,他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皇兄为人是不错,但这种事情,他真的能够忍下去吗?”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轻叹一声,说道:“殿下太不了解太子了,太子早几年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如今却最是知道天下治理之事,所以,他不是在忍,他是在利用陛下,一步步的掌握天下……同样的,陛下也在一步步的将天下传给太子。” 李治咬着牙低下了头。 他没有想到,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皇位的传承已经开始了。 “陛下和臣说过,高祖皇帝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为太上皇,若是陛下他自己能够活到六十岁,也会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为太上皇的。”长孙无忌看着李治,摇头道:“也就十年,十年时间,足够陛下将天下完全交给太子了,然后他就做他的太上皇安享晚年。” 李治低着头,轻轻点头,然而他的眼底却闪过一丝冷笑 十年,皇帝还能活十年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