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船队幽幽的从岐州而出,顺着渭河直奔长安。 夜色之下,禄东赞站在船首,目光却看向了处在五六艘大船最中央的那艘船上。 随即,他的目光轻轻抬起,望向了远处的岐州城。 “阿爹!”噶尔钦陵从一侧走上,然后对着禄东赞拱手道:“已经确认清楚了,年初他们派兵到通天河,就是因为他们查到了晋王谋乱之事中有我们的影子,太子大怒,所以在监国之后,就派人去了通天河巡边。” “长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暴露?” “不知道,有人在使馆放了一把火,之后不知道他们又查出来什么,然后就是益州那边被抄了。”噶尔钦陵无奈的摇头。 “我们被人利用了。”禄东赞平静的摇头,说道:“盯着晋王的人太多,别人早就发现了我们,然后才会在关键时刻,将我们给扔了出来。” “阿爹,是谁?”噶尔钦陵的脸色瞬间凶狠了起来。 禄东赞摆摆手,说道:“具体是谁,阿爹心中只是有所猜测,到了长安再验证吧,现在关键是彻底弄清楚长安的现状。” “根据消息,天可汗已经彻底将权力交给了太子,他自己进入了终南山休养,除了高句丽备战的事情,什么都不管。”稍微停顿,噶尔钦陵说道:“阿爹和赞普说过,天可汗东征高句丽就是个幌子,所以,他是完全在休养。” “晋王谋逆,你觉得对他的创伤有多大,或者说,他还能活多久?”禄东赞的呼吸轻了起来。 皇帝能够活多久,不仅是大唐的人在关心,吐蕃人在关心,甚至天下四夷,全部都在关心。 “很难说,他毕竟年纪大了,又有高句丽一战后,多年患病,虽然政事常年交给太子,但是晋王的事情怕也是对他创伤极大。”噶尔钦陵看向禄东赞,低声说道:“应该和赞普的情况类似。” 松赞干布的独子死了,虽然还有个孙子,但是他一夜之间就老了许多。 皇帝的问题在于李治谋乱,让人不由得想到了当年的玄武门,而那件事情对皇帝的影响又是最大的。 “赞普如今又在忙碌天竺的事情。”禄东赞轻轻摇头,说道:“虽然宫医将消息藏的很紧,但阿爹看,赞普他的身体也就是在这两三年间,天可汗怕也是这个寿数,两人前后脚的事情。” “但是,大唐还有太子。”噶尔钦陵担忧的看着父亲。 禄东赞却轻轻地笑了,他摇摇头,说道:“大唐的情况怎样,我们的消息还不够,但是国内的情况,你我不知吗,赞普对少君也是且用且防,大唐就更是如此了,毕竟当年有玄武门之事,高祖皇帝做太上皇可是做了十年。” “阿爹是说,如今虽然长安是太子在掌权,但是天可汗会想办法将权力收回来。”噶尔钦陵有些明白了过来。 “太子既然已经掌权,又如何会放手。”禄东赞看向长安城的方向,轻声道:“他们父子,必然会有最后一次争夺,而我们的机会,也就会来了。” “阿爹,我们能介入进去?”噶尔钦陵满脸疑惑。 “能。”禄东赞嘴角冷笑,轻声说道:“甚至都不用太久,七日后就是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有人会在那个时候动手的。” “谁?” 明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