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承乾一番斩钉截铁的话,在整个大殿之中不停的回荡。 群臣神色肃然的同时,心里也不由得慨叹一声。 这个味道,终于还是走上了程序。 皇帝坐在御榻上,侧身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深深看了皇帝一眼,然后转身看向李承乾,拱手道:“殿下,自隋末以来,及至大唐开国,武德,贞观,陛下多年征战,身体早已不堪。 近年来,收复辽东,东征高句丽,陛下病患爆发,身体偶尔好转,但多理朝政,便又有复发。 惟有彻底卸下负担,陛下身体才能有所好转,乃至于益寿延年。 臣请殿下以正忠孝,顺应天命,以社稷为计,万民为心,承接帝位,执掌天下。” 李承乾稍微迟疑,但还是叩首道:“儿臣可以如同前事,以太子处置朝政,父皇可以内外休养,以养龙体,万不可有退位之念。” 群臣听的出来,太子虽然依旧在拒绝,但实际上语气已经松软。 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拱手开口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殿下虽然处置朝政,但诸事小心翼翼,无有恢宏果断之象。 天下事如今已有阻碍,长此以往,天下难免有事,今功位已定,天人亦应,臣请殿下以正号位,承继帝位,无让天下受苦。” “臣请殿下以正号位,承继帝位,无让天下受苦。”群臣齐齐叩首。 李承乾稍微起身,面色痛苦的说道:“父皇,众卿之念,儿臣痛苦万分。” …… “众不可逆,便如此吧。”李世民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张阿难。 张阿难面色凝重的拱手,然后走到皇帝身前,伸手去拿圣旨。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突然抬头,看向皇帝道:“父皇强行如此,儿臣无话可说,但儿臣浅薄,于天下所知太少,儿臣请父皇为天下计,在儿臣和群臣,遇难以处决之事时,前行指引,定决天下,请父皇答应,否则儿臣宁死,也不要这天下大位。”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点头道:“好吧。” 张阿难站在皇帝身前,身形一顿,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眼神深深一叹,随即轻轻点头。 张阿难躬身,随即在拿起圣旨的同时,快速的将圣旨塞进袖子里,然后又拿出一封新的圣旨,转身面对群臣。 转过身,张阿难走下丹陛,快步走到了长孙无忌的身前,将手里的圣旨递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接过圣旨,一时间只感觉沉甸甸的。 他微微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神色已经无比肃然起来。 长孙无忌迈步走到群臣左上,这才张开圣旨道:“惟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六月乙丑,朔初一庚子日,皇帝若曰: 於戏! 乾道统天,文明于是驭历。 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 在昔勋华,不昌厥绪,揖逊之礼,旁求历试。 三代以降,天下为家,继体承基,裔嗣相袭。 故能孝飨宗庙,卜世长远,贻庆后昆,克隆鼎祚。 朕膺期受命,握图阐极,然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二十二载于兹。 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久怀物表,释累遗尘,有同脱屣,深求闲逸,用保休和。 皇太子李承乾,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能居中作相,任隆列辟,百揆时总,三阶以平。 地属元良,实维固本,万邦咸正,兆庶乐推,华夏载伫,讴颂知归。 今传皇帝位于承乾,所司备礼,以时册授. 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