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碗药喝完,武媚娘才稍微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开口:“刚才朕和皇帝的话,你就听见了吧,你觉得皇帝的治国大策有什么问题没有?” “圣人?”武媚娘惊讶的抬头,赶紧低头道:“陛下之事,岂是臣妾可以随意议论的?” “没事,你随便说。”李世民温和的笑笑,然后摆手道:“以前有的是人向朕建言献策,但现在来见朕的人都少了,说这些事情的人更是几乎没有,而且,现在朕就算是想做什么也很难,你随便说。” “是!”武媚娘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圣人,臣妾觉得,陛下刚才说了许多,但却很少说天下治理之事,毕竟不是要灭吐蕃也好,高句丽也罢,终究还是需要天下能提供足够的赋税,才能支持诸番大战。”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你的眼光不错,不过皇帝该说的也说了,没说的,就是他不打算大动,一切萧规曹随,任何皇帝初登基都应该如此,三年不改大政。” “是!”武媚娘赶紧躬身,道:“陛下英明仁德,明见洞澈。” “英明仁德。”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是啊,他是会做事的,你的婕妤,还有她们几个才人,美人,都是皇帝赐下,也让朕没有在你面前食言。” “一切都是圣人恩德。”武媚娘恳切的抬头,李世民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武媚娘轻轻低头,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异样。 这一次皇帝册封自己的后宫诸妃,顺带对太上皇后宫的不少人也进行了加封。 采女、御女、宝林、才人、美人、婕妤。、 九嫔,四妃。 采女升御女,御女升宝林。 宝林升才人,才人升美人。 其他不好升的妃嫔,则加赐月例。 然而,这么多人虽然都受了好处,但其中收获最大的,还是武媚娘。 她从正五品的才人直接升为了正三品的婕妤。 正三品的内命妇,便足够保证她在太上皇死后,不会被人强行扔到某座寺庙里,青灯古庙的渡过余生。 但,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 李世民的笑声逐渐的停了下来,他的目光看向殿外,轻声说道:“承乾这个皇帝,不会有太大问题,朕唯独担心的一点。” “圣人!”武媚娘惊讶的抬头。 “他太心软了。”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这些年他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死在他手上的人却很少。” 武媚娘满脸不解,这不是好事吗? “朕担心他在关键时刻,果决不足。”李世民看着前方的窗楞,轻声道:“他这个人,太喜欢提前布局了,然而这个世上,很多事情都是突然而至的,那些事情很有可能会轻而易举的摧毁他的谋划,所以在关键时刻,他需要有决断,甚至是杀人。” 杀人。 只有杀人,才能在关键时刻打开一条通道。 武媚娘轻轻点头,但眼神疑惑。 皇帝缺乏果决吗,他不敢杀人吗? 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 魏王谋逆,皇帝没有杀魏王。 晋王谋逆,皇帝也没有杀晋王。 然而,这里面死的人真的就少吗? 武媚娘想了想,一个名字在她的心底浮现了出来。 袁绍。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虽然评价如此,但在当年,袁绍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杀人从来没有手轻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