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斩首禄东赞,太上皇没有特赦(第一更)-《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3)页

    李世民一愣,然后低声道:“但是现在,两个尚乘奉御的位置已经满了。”

    “那就调一个出去。”李承乾想了想,说道:“三郎年纪也大了,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尚乘奉御长孙濬,长孙危无忌三子。

    “去潭州吧。”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舅舅在主持荆湖的传驿革新,正好让三郎去做潭州长史,好好历练。”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他明白了。

    禄东赞和噶尔·钦陵是长孙无忌主持留下的,那么他们要留在朝中,那就要占据长孙无忌一系的权位。

    李世民看的很清楚,在李承乾的心里,朝堂的各方势力在他心中有着清晰的分界的。

    在大唐以关中定天下的大局不变的情况下,维持他自己的权衡。

    而且,李承乾在很多事情,都很注意年轻人的培养。

    他这里不要废物。

    车外,大慈恩寺已至。

    李世民收敛神色,在李承乾和李象的搀扶下,走下了御乘。

    前方,玄奘和诸长安寺庙高僧已经在等待。

    ……

    三月十九,天空明亮的让人心情舒畅。

    武德门下,李承乾朝着前方的昭德殿走去。

    李义府,刘仁轨跟在身后。

    张玄素站在李承乾身侧。

    “如今太子,雍王,燕王和代王已经入内学堂读书。”张玄素一边走,一边说道:“秦家,程家,尉迟家,长孙家,韦家,杜家,薛家,柳家,裴家,杨家都已经派了最优秀的子弟伴读。”

    李承乾点点头,为皇子伴读,是各家亲近皇室的表现,也是皇室拉拢各家的手段。

    “张公为宰相,统领天下文教之事,当年教导朕,如今又要教导太子,张公辛苦了。”李承乾很认真的对张玄素躬身。

    “陛下过奖了,都是臣该为之事。”张玄素赶紧拱手,同时说道:“陛下已经擢臣为相,臣惶恐至极,只能至死为陛下效力。”

    李承乾满意的看着张玄素。

    张玄素寒门出身,初仕隋时,不过是一县户曹,却很能体恤百姓。

    入唐以来,提出了大量有用的谏言。

    朝中虽有无数官员在效仿魏征,但唯独张玄素,被魏征评价本性如此。

    笃称至真,振纲持宪。

    又没有自己的私心,是李承乾眼中的朝臣典范。

    说话之间,他们已经步入了昭德殿。

    李象,李厥,李隅,李玖四人,还有一众各家的小辈全部起身道:“参见陛下!”

    “平身吧。”李承乾站在桌案之后,看了李象一眼,然后看向殿外,招招手。

    两名金吾卫抬着一张桌案进入殿中,上方一张不大的四方小屏,屏风上写着一个戒字。

    小屏之下,是一把一尺半的戒尺。

    桌案被放在大殿一侧角落里。

    “戒懒,戒骄,戒躁,戒贪,戒嗔,戒嫉,戒奢,戒暴。”李承乾看向李象,李厥,李隅,李玖四人,说道:“这是朕的读书八戒,若是谁在读书时,犯了这八戒之律,那么任何一个授课学士,都可以用这戒尺责罚你们,便是太子也是如此,明白了吗?”

    “臣等领旨。”众人齐齐拱手,神色凛然。

    李承乾转身看向张玄素,认真说道:“张公,一切就拜托了。”

    “臣竭力而为。”张玄素肃然拱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