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整个弘农杨氏一起出力。 到时候,就是他们整个弘农杨氏一起造反。 即便是成功了,天下人也不会敬服。 尤其是关陇门阀。 弘农杨氏虽然是关陇门阀的一员,但因为他们和前隋的关系,整个关陇门阀,甚至于整个天下人最戒备的就是他们。 当然,如果他们真的有机会,也不是不行。 但是,他们有机会吗? 虽然前些时日,太上皇去了一趟郑国公府之后,皇帝放松了对太上皇的控制,但是太上皇依旧待在武德殿。 东边是东宫,南边是门下省,西边就是皇帝在立政殿,北边才是太上皇自己的后宫。 可那里是被看守的最严密的。 这意味着他们要解救太上皇,就必然会和皇帝发生最直接的冲突。 不仅如此,如今皇帝虽然放松了戒备,但杨师道相信,现在这个时候,依旧有人在外面盯着他。 更准确的讲,是任何一个刚刚见过太上皇的人都会被人盯着。 虽然没有盯的那么死,但也不会太放松。 而且谁知道这种放松是不是一种假象。 皇帝或许是真的放松了,但是李义府,丘神勣和李安俨那些人,他们会放松吗? …… 杨师道沉沉的叹息一声。 脑海中他闪过儿子杨豫之。 他肯定皇帝是不会让杨豫之回长安的。 杨师道很久之前就接受了这一点,甚至他觉得皇帝做的很对,毕竟死在杨豫之手上的人太多,一旦出事,就该被惩罚。 皇帝最后没有杀杨豫之,也是给了自己给了公主面子。 那样一个废物儿子,真的不如留在陇西永远不出来的好。 何必为了他,将自己,还有整个家族都牵连进去。 这代价太大了。 杨师道起身,缓缓的走到了书房深处,然后将手里的衣带诏藏了起来。 他不会用他。 但是烧了它,杨师道又舍不得。 毕竟它还有用处。 如果那个混小子将来真的改好了,或许他可以将它进献皇帝,用来换他自由。 是的,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功劳。 只要他交给皇帝。 但…… 杨师道轻轻摇头,这种东西,一个处置不慎,皇帝的猜疑立刻就会落到身上。 甚至最后反而会被杀人灭口。 想起皇帝淡漠的幽禁太上皇的手段。 杨师道忍不住的打了个寒颤。 这个东西,想要拿来换功劳,还得以后。 …… 将东西藏好,杨师道起身离开了书房。 夜色之下,整个长广公主府一片清寂。 一条人影熟悉的避开四周的明哨暗线,悄悄的潜入了杨师道的书房。 许久之后,才无声的离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