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甘露殿中,卢明月将一杯清茶放在了李承乾身侧,然后悄悄躬身退了出去。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眼前的名单,有些满意的笑笑。 崔文远,出身博陵崔氏,先父在贞观初年,曾任礼部侍郎,其母出身范阳卢氏,祖上历代高官。 卢照邻,范阳卢氏。 张柬之,襄阳张氏,然而襄阳张氏的先祖是西晋司空张华,张华出身范阳张氏,是张良的十六世孙。 这一次科举所取的前三名,全来自河北世族。 李承乾一手按在名单上,稍微松了口气。 卢照邻是特例,他的才学在那里摆着,又是少年神童,两次差点成为大唐驸马,这一次李承乾又特别关照,他成为探花,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至于说张柬之,这也是个运气的家伙。 张柬之后来真正成名是在武媚娘登基之前,但在此之前,好不容易中了进士的他,做了许王李素节的仓曹参军,被武则天所厌恶,六十五岁才做了监察御史,仕途起步,直至名相。 虽然他是后来历经磨难,才有了足够的学识和根基,但他的根子在那里摆着,不会太差。 这一次成为榜眼,是苏勖提携,之后又要任职辽东,满朝百官能接受。 麻烦的崔文远,他的文章有一定的文采,但不超过卢照邻,有一定的地方实务,但不超过张柬之。 好在一篇《论孝道疏》写的妙笔生花。 从其他试题能看的出来,崔文远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五经正义》,雄气十足。 或者更准确的讲,这本身就是博陵崔氏的根本。 …… 李承乾平静的抬头。 他是故意让唐俭做科举主考的。 唐俭的女婿崔行功,如今是雍王侍读,这让唐俭在有意无意间偏向了博陵崔氏。 也或者说,唐俭知道该怎么揣摩皇帝的心思。 也就是李承乾的心思。 大唐接下来一段时间,除了要在朝廷和地方积蓄力量之外,也需要河北方面全力的配合。 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加上是皇帝贵妃家族的荥阳郑氏,和同出李姓的赵郡李氏。 河北世家,大体都在掌握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