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次是诸王。 后面是世家。 最后才是寒门。 李承乾眼角闪过一丝凝重,他心里明白,这是一种必然。 谁离的皇权近,谁就会天然威胁到皇权。 功臣,世家,诸王,寒门。 对了,还有宦官,外戚。 人心是控制不住的。 人心永远都是贪婪的。 对于李承乾而言,他现在已经在竭尽全力的控制如今朝中的人心。 但便是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某一天。谁在睡觉的时候就梦到自己坐到了皇位上。 他不得不承认,袁天罡弄出谶言的这一套其实有道理的。 将人心比作天命。 人心就是天命。 这种想法,还真的是……还真的是对啊! 李承乾冷静了下来。 他是皇帝,世间皇权唯一集中之人。 天命在他,人心也应该在他。 他需要掌控人心,需要在功臣,世家,诸王和寒门之中,找一个平衡点。 控制他们相互争斗,相互削弱,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样才能在保持皇权稳定的同时,让整个天下,朝着昌盛的方向去走。 …… 李承乾的脑海中一时间出现了许多的想法,但慢慢的都沉淀了下来。 袁天罡的事情了了。 但杨家还没了。 杨家现在握住了徐慧这个筹码。 如果他们什么都不懂做,那么李承乾继续按照既定的计划缓慢的肢解杨家,但如果他们试图搞风搞雨,那么李承乾不介意利用长孙无忌对他们下狠手。 他想要有所变革,需要一个庞大的利益来分给众人。 至于之后,就是功臣集团内部的事情了。 有些人会飘的。 就需要修剪。 李承乾的眼睛轻轻地眯了起来,逐渐的,他的脑海中有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袁天罡看的很准,他算定了李承乾必然会和长孙无忌产生矛盾,这样,弘农杨氏就有了插手的机会。 但可惜,李承乾对这一切看的很透彻。 便是前世的时候,李治做了皇帝,一样也不傻。 在他和长孙无忌闹翻前,李恪就先被收拾了。 之后是李治利用武媚娘掀翻了长孙无忌,但可惜,关中派系和诸王受创严重,这才有了武媚娘代唐而立的事。 武媚娘依旧没有控制住人心,李隆基成功复唐。 可惜在李隆基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安禄山野心崛起,最后才有了安史之乱。 功臣,外戚,世家,诸王,寒门,还有宦官。 人人都有野心。 或者说,得寸进尺本身才是人的本能。 所以,他需要用一套完善的体系,来对每一方进行拉拢,同时对每一方都进行打压和修剪。 御辇在两仪殿侧落下,四个字出现在了李承乾的脑海中。 生产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