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军功,财富,一下子又将相当多的人心给引了过去, 不知不觉中,先帝病逝这段时间的过渡期,已经过去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先帝病逝之后,诸王,功臣,武将,百官,世家,还有地方豪族,本来应该蠢蠢欲动,多少闹出一些事情来表示对新皇的不认可,但这些,全都被李承乾在刻意的布局之下化解了。 坐在御榻上,李承乾隐约能够感受到一股股的人心流向,但没有一个是直接冲着他来的。 便是坐在不远处的杨思讷,他的目光也更多的是在长孙无忌的身上。 对于李承乾这个皇帝,没有人敢直接发起挑战。 因为他如果说一句拖下去斩了,很有可能是真的就斩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李承乾稍微侧身,张阿难拱手,然后快步的从侧畔走出大殿。 随后,一本奏本已经被拿了进来,放在了李承乾眼前的桌案上。 李承乾打开看了一眼。 他的眼神有一瞬间的震惊,随即笑笑,继续转身于群臣享宴。 …… “松赞死了。”李承乾站在东偏殿中,洗手净面,然后才看向阅读奏本的长孙无忌。 奏本是李君羡从通天河送回来的,吐蕃正式向大唐通报,吐蕃赞普松赞病逝,新一任赞普芒松芒赞即位。 吐蕃的送丧信使还在路上,李君羡早一步将消息送了回来。 长孙无忌将奏本放下,然后才看向李承乾道:“奏本写的,松赞是在五月初四病逝的,但臣怎么感觉,他有种早就人没了,现在不过是一切收拾妥当,才向天下四方发送消息的感觉。” “秘不发丧,吐蕃人的一贯手段了。”李承乾平静的走到了御榻上坐下,微微抬手。 长孙无忌走到了左侧跽坐下来,然后才看向李承乾道:“若是如此,那么这一次松赞病逝,我们就没有任何可趁之机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平静的说道:“如今大唐本来便已经转身向东,松赞病逝的消息传来,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吐蕃不会有动作了。” “是。”长孙无忌微微颔首,芒松芒赞算起来年龄不过三岁,起码十年之内,吐蕃都要为了消化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忙碌了。 长孙无忌突然抬头,低声说道:“陛下,若是如此,吐蕃人恐怕会要求公主返回吐蕃。” “这是必然之理。”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皇妹是吐蕃大妃,她哪怕仅仅是回去,也能足够的让大部分人心沉静下来,所以,这一次,吐蕃人怕是有着非皇妹不回的打算。” “那么陛下?” “看皇妹自己的意愿吧。”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这一次吐蕃人来,恐怕带来的不仅是松赞自己的死讯,恐怕还有芒松芒赞的祖母芒妃墀嘉殉葬的消息。” 大唐自李承乾以来,彻底的废除了人殉,但吐蕃没有。 上一次吐蕃国使韦·达玛仁增来长安的时候,李承乾就隐晦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文成公主回吐蕃可以,但芒妃墀嘉得死,这样文成就能够以芒松芒赞嫡祖母的身份生活在吐蕃。 “朕之所以不愿意皇妹回吐蕃,就是因为害怕她在松赞干布死后,被人强行殉葬而已,如今松赞的事情已经定下,只要芒妃墀嘉确认已被殉葬,那么朕就不会再拦着她会吐蕃了。”李承乾神色出乎长孙无忌意料的平静。 “若是吐蕃人不受规矩,在公主回去之后,强行以公主要挟大唐,怎么办?”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抬头。 “让江夏郡王增兵通天河吧。”李承乾淡淡的开口,说道:“朕让李君羡始终屯兵在通天河,不就是为了随时可以杀往吐蕃吗,如此之下,有大兵在外,有皇妹在内,这样在大唐攻伐高句丽的时候,吐蕃就不会出任何意外,至于未来。” 李承乾起身,朝着殿外而去:“未来,朕会灭了吐蕃,亲自迎她回长安!” 长孙无忌轻叹一声,沉沉拱手。 …… 立政殿。 李承乾平静的步入殿内。 武媚娘正在帮助皇后将微醺的李象,李厥和李隅等人,安置妥当。 最后才跟在皇后身后,对着李承乾福身道:“陛下!” “今夜有劳婕妤陪公主休息了。”李承乾对着武媚娘点点头,然后走过去,拉着一身皇后翟衣的苏淑走向内殿。 苏淑一脸羞红,但却被李承乾紧紧拽着手腕拉进内殿。 帷账垂下。 红烛摇曳。 片刻之后,躺在西殿睡下的武媚娘脸上一片羞红,眼中带着一丝难以压抑的渴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