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房玄龄临终,该死的高阳(第三更)-《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3)页

    夜色之下。

    禁卫肃立。

    长孙无忌神色平静从承天门走出。

    不由自主的,他回头看了门内的宫殿一眼。

    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

    三座大殿沉沉的镇压整个皇宫,也镇压着整个天下。

    礼部尚书,洛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这些,长孙无忌并不在意,因为这些原本就是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的。

    如今不过是皇帝自己在做调整而已。

    长孙无忌真正在意的,是黄门侍郎。

    许敬宗从给事中升任黄门侍郎,便是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许敬宗任给事中,检校起居郎快十年,按照朝中资序,他升任黄门侍郎,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让长孙无忌有些顾忌的,是许敬宗做了黄门侍郎,那么整个三省之间的权力将再度朝着皇帝倾斜。

    门下省,从于志宁到来济,到许敬宗,全是皇帝的人。

    中书省,唐俭本身就倾向皇帝,加上中书侍郎马周,中书侍郎高季辅,皇帝掌握大半。

    尚书省,李勣是个墙头草,有事要么中立,要么倾向皇帝。

    其他六部尚书,户部,兵部,礼部都在皇帝掌握中,工部长孙祥也倾向皇帝,刑部刘德威多有中立,但有事还是倾向皇帝。

    只有吏部,在长孙无忌的掌握中,可即便如此,吏部侍郎李乾祐也是倾向皇帝的人。

    当然,还有他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有些略微苦涩的笑笑,他长孙无忌是皇帝的亲舅舅,皇帝有事,他也是全面支持的。

    只是让长孙无忌觉得稍微有些不好受的,是皇帝的手段越来越成熟。

    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他长孙无忌介入,就已经完成了。

    就比如萧瑀和萧皇后的死。

    那真正是皇帝手段的大成妙作。

    长孙无忌肯定,便是先帝在世,怕是难以超越。

    轻叹一声,长孙无忌抬头,继续强行。

    皇帝成熟,对他长孙无忌是好事。

    皇帝行事如履薄冰,他长孙无忌何尝不是如此。

    他是当朝第一大权臣。

    在世上,新皇登基之后,权臣的下场历来不会太好。

    如今皇帝已经在逐步消化先帝病逝之后,落在长孙无忌手上的权力,同时也在很柔和的不触及长孙无忌的威望。

    皇帝的心思长孙无忌能够体察到。

    这便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期望他和皇帝反目的人,长孙无忌眼神中满是冷嘲。

    他的目光看向前方。

    大唐在继续前行,大踏步的前行,任何想要打断这一进程的人,都会被无数的力量直接碾碎。

    ……

    清晨,立政殿。

    武媚娘一脸黄纱襦裙,着黛很浅,她的目光忍不住的看向东殿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