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了想,武媚娘还是实在的说道:“武家之事已经不复当年了,毕竟不过是商贾之事,受限极大,后来封爵授任刺史之后,阿耶基本就不管家中之事了,后来阿耶故去,武家的商道在太原被挤压的很厉害,不过现在已经转到了官场上。” 武媚娘的兄长,应国公武元庆,现在是从五品下的上牧监。 早些年更仅仅是虚职一样的尚衣奉御。 “武元庆,他应该还是有些能力的吧?”李承乾侧身,面色严肃的看向武媚娘。 武媚娘瞬间就谨慎了起来,想了想,她说道:“阿兄能力虽然有些,但并不是太突出,比平庸强上一些。” “哪有这么说自己兄长的。”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了武媚娘一眼,然后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三日之后,朕见一下婕妤的兄长,婕妤提前传信,让他多准备一些。” “喏!”武媚娘认真福身,低头的瞬间,眼神思索。 武元庆,商贾之事,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吗? 坐在御榻上的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武媚娘一眼。 眼神微微冰冷。 …… 太极殿。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上,看着站立殿中一身浅绯色官袍,神色恭敬,年纪在四旬左右的武元庆。 “武家是以贩运木材起家,之后广泛涉猎粮草布帛诸事。”李承乾放下手里的奏本,看向武元庆问道:“武卿,看你的年龄,当年太原起兵的时候,你应该记事了?” “是的。”武元庆拱手,说道:“臣当年十三岁,只是可恨年纪尚幼年,无能参与诸事。” 李承乾轻轻点头,武家是当年太原起兵的原贵之家,武元庆也是差一点。 武元庆稍微抬头,想了想说道:“臣虽然不如先父,但家中还是有一些当年用的老人留下来的,家中商队也依旧在经营,陛下若是要用什么木材一类,臣家中还是能够提供的。” “朕说不是这个。”李承乾摇摇头,看向武元庆说道:“这两年以来,天下大水,而陕州又因为地形偏低,每年都有大量水淹之地,这两年朝中每年都要下拨大量粮食赈济,所以朕想调卿去陕州任长史。” “陕州长史?”武元庆惊讶的抬头,怎么让他去任陕州长史。 “怎么,卿不愿意?”李承乾神色淡漠了起来。 “臣愿意。”武元庆拱手,然后跪倒叩首道:“臣,武元庆领旨,谢陛下隆恩!” “嗯!”李承乾微微抬手,然后说道:“卿此番去陕州,主要是配合都水少监黄仁素,清查州境之内所有水渠,然后将水渠不足的地方,全部补足,记住,是全部。” 说到这里,李承乾的身体已经完全前倾。 武元庆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臣领旨。” “嗯!”李承乾笑了,点点头道:“武家和杨家是亲家,爱卿去陕州,杨家想必会倾力协助,若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爱卿和黄卿可以直接上奏于朕。” “是!”武元庆沉沉的拱手,脑海中闪过无数疑问。 他和弘农杨氏的关系好吗? 还有,陕州刺史呢? 这里面很多事情不是应该陕州刺史去做吗? “好了,卿去忙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喏!”武元庆沉沉叩首,然后躬身退出了两仪殿。 李承乾看着武元庆的背影,眼神闪过一丝冷笑。 现在没法直接收拾你,还膈应不死你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