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唐俭,一样是不参加其他餐常朝,只参加朔望朝会。 皇帝图的是长久。 每个老臣多活两年,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光是坐在那里,便是对皇帝最大的帮助。 李靖真正在意的,皇帝让他教太子学习兵法,而且完全不是随意说的,是真实来说的。 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太子已经大婚有几年了,朕的皇子们也都在逐渐长大,早晚朕会将他们都送出长安,然后就任地方,或许一开始会近一些,但以后都会到四方边州任职,就比如辽王。” 辽王的封地在辽州,李承乾将来必然会让他做辽州刺史,而且几年之后,还会调任菟州,甚至更南的地方。 “还有雍王,将来太子登基之前,朕会将他派到吐蕃去,替朕看着吐蕃,顺便看一看天竺。”李承乾笑笑,说道:“雍王要窥伺天竺,甚至将来还要对天竺作战,他这个太子,是有必要学一些精妙的兵法的,起码要对军中之事了解足够。” “是!”李靖躬身,说道:“陛下英明。” 皇帝愿意将自己的儿子都送的远些,除了能稳定天下,也能让朝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竞争。 “西突厥的事情。”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 李靖笑笑,说道:“陛下做的是对的,东*突厥这么多年了,都依旧有人心怀不满,更别说是西突厥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庭州以北的确不适合整个西突厥迁移,而若是强行迁移的话,到时候回纥就会盯上碎叶川了。” “回纥啊!”李承乾轻轻点头,东*突厥亡了,西突厥和薛延陀取代了他,薛延陀亡了,回纥取代了他。 如今西突厥亡了,回纥的野心又起,大唐的边境似乎永远都没有停歇安定的时候。 “慢慢来吧。”李承乾笑笑,说道:“朝中有那么多的文武群臣,足够解决将来出现的任何问题,便是真的在摸着石头过河,朕也有足够的信心。” “陛下所言极是!”李靖认真拱手。 “好了,朕今日便不留国公在宫中用膳了,国公归家吧,朕想国公家中已经是期盼许久了。”李承乾看向侧畔的张阿难,说道:“你亲自去,从尚膳局取一份朕的午膳送到卫国公府,阖府上下一起享用吧。” “多谢陛下!”李靖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赶紧起身拱手。 李承乾笑笑,摆摆手道:“陪皇帝用膳,用来就不是一件赏赐,而是一件惩罚之事,朕心中明白,反而是送到国公府上,更能让人安心……好了,差不多了,国公回府吧,记住一定要保重身体。” “臣领旨。”李靖再度拱手,说道:“臣告退。” “嗯!”李承乾点头,然后目送李靖离开。 这个时候,李承乾才平静的看向一侧,说道:“出来吧。” 殿中右侧,巨大的大唐疆域图后,李象走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父皇!” “朕和卫国公的话,你都听到了。”李承乾看向李象,说道:“日后好好的待你的弟弟们,不要出现朕和你两位皇叔的事情了。” “儿臣领命。”李象认真拱手。 “跟着卫国公学点军中的事情,地方的政务也不能落下。”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这几年让高真行四方历练,从县令到刺史,一县,一州的政务,事无巨细的全部都送到东宫,然后东宫再将诸多策略送到地方。” 李象轻轻点头,他这几年主要做的就是这些。 “看起来,主政地方的是高真行,但实际上主政地方的是你这个太子。”李承乾点了李象一下,然后说道:“等到什么时候,高真行将三个州都治理妥当之后,朕会试着让他做一个大都督府长史,到时候,你来试着从一道的角度来看待天下。” “喏!”李象顿时感到沉甸甸的。 地方治理不易,这一点从高真行任地方县令,那些密密麻麻的地方事务就能够看的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