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思虑间,易冬心头微微一动。 下一刻,他的目光从尘世抽离,看向了山脚。 有人正往山上来。 橘城冬日的晴朗总难以熬过正午。 明明还是一片阳光璀璨的天空,过了饭点便陡然变得阴郁。 带着不远处河水的湿润冬风呼呼地吹着…… 好在许是天公作美、喜事将近,就连这山上的路似乎走的顺脚了许多。 来人步伐轻快,一口气爬到了半山腰。 回头望了望,似乎觉得有些诧异,又觉几分欣喜,有种重返年轻的片刻恍惚…… 易冬大概认得那人。 说是大概,因为易冬只知道对方姓张,被村里人喊作“张三叔”。 听说是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 至于真名是什么,易冬则不知晓了。 一如前言,村子说大也不大。 可真要细数下来,却也不是一星半点人。 易冬认得对方,是因为其足具代表性的诨名。 就像小县城里许多上下班瞧着眼熟的路人。 要是没个机会,恐怕到死也不见得知晓对方的姓名。 只是撞见多了,也会笑着点头示意。 山风捎来讯息…… 易冬已然知晓了对方的来意。 于是雾气渐起,对方迈入其中…… “咦?” 张三叔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雾气。 因为他没有祖业在这里。 因此,他有些年头没有往这边跑了。 只是听人说那位待人友善的夏老师的儿子,在山上帮着看坟。 与许多人所想象的忌讳不同,这在村里的职业印象,倒是好过许多日益衰退的传统职业。 张三叔觉得这挺不错的。 他此前也算是在外面闯荡过的人。 没有跟脚和文化的外地人,更容易见识到属于一个城市和社会的晦暗面。 因此在发现,自己儿子跟他年轻时一样,也是一个犟种的时候。 张三叔便觉得,让其留在家里也是不坏的。 现在更解决了人生大事,也便少了许多念想。 也因此,便是此前没有走动的,他也一一登门邀请。 第(1/3)页